飲食健康★每天排出30公分便便 最健康!

每天排出30公分便便 最健康!

人體腸道中存有許多常駐菌,其中85%是好菌,15%為壞菌。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細菌,都無法百分之百獨占腸道,這樣才算是均衡的腸道環境。在腸道好菌的活動下,人體每天會產生十公升以上的氣體,而腸道會在氣體的刺激之下不斷蠕動,促使人體正常排便。

但若是持續吃下不健康的食物,造成腸道內的壞菌增加,會使得腸道內的常駐菌數比例失去平衡。如此一來,人體就無法完全排出體內的廢棄物,進而產生所謂的宿便。

適當的排便量,大約是每天30公分長。當然,你並不需要拿著尺去量馬桶裡的便便,只要大致目測即可。若覺得排便長度低於30公分,就代表老廢物質可能殘留在腸道當中。這些殘留於體內的老廢物質,會附著在腸壁上並逐漸乾燥,最後變硬形成宿便。

一旦宿便累積過多,就容易引發腹瀉。腹瀉形成的原理,就是宿便附著在腸壁之後,會造成正常糞便的通道變窄。人體為保護自己,會加快消化速度,藉此盡快將消化過的食物排出體外。

當上述的狀態更加惡化後,就可能引發憩室炎、潰瘍性大腸炎或腸躁症等疾病。即便機率不高,但這樣的狀態也可能會引發大腸癌。家母過去也因為宿便而變得不健康,甚至因為脫肛而接受過兩次外科手術治療。

宿便對姿勢也有影響

腸道主要由肌肉與黏膜所構成,其中位於升結腸、橫結腸及降結腸的肌肉,在維持人體正確姿勢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若腸道內有宿便存在,這些部分的血液循環及養分供給狀況就會變差。接著,腸道肌肉就會失去彈性而變得無力。不僅如此,宿便的重量會拉動脊椎,造成人體前傾的姿勢更加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腰椎會承受過大的負荷,進而引發腰痛等問題。

持續累積的宿便會造成腸管膨脹,甚至有人因此體重暴增。上述這些肢體疼痛、身體不適、肥胖、精神狀況不佳等各種身心問題,都可能是宿便所引起。為解決宿便問題,首先是改善姿勢,接著是改變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壓力。若是這些變化還是無法改善宿便問題,就必須透過洗淨腸道的方式來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所謂腸道洗淨法,簡單說就是使用浣腸劑。

透過有計畫的腸道洗淨療程,可讓腸道內的環境出現明顯變化。在洗淨腸道之後,不僅使人感到身心都輕鬆許多,還會變得更有活力。除此之外,膚色也會變得較明亮,體重也會變輕。尤其是有偏頭痛的患者,症狀在洗淨腸道後會有明顯改善。然而在洗淨腸道時,必須採用自然的治療方式,且必須遵守專業人員的指導。一開始最重要的是改善不良姿勢與調整飲食習慣。若是嘗試後不見明顯成效,再考慮是否要透過洗淨腸道的方式加以改善。

 (本文作者/傑夫.利文古德/摘自:不疼痛的生活/布克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劉伯伯因急性腦中風導致三度中風入院治療,因左側無力甚至一點知覺都沒有,日常活動時需家人協助移動身體,大部分時間都依靠輪椅或臥床,在醫師建議下,在復健治療過程中配合血管雷射輔助治療,治療後發現患者夜間睡眠品質改善,按壓左手也開始有麻麻的感覺,持續進行30次治療後,左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我的孩子需要剪舌繫帶嗎?」隨著年紀漸長,兒童臭乳呆的狀況若一直沒有改善,說話依然口齒不清,有些家長會帶著孩子到醫院評估發音,其中最常詢問語言治療師的問題便是「剪舌繫帶」與發音到底有沒有關係。然而語言治療師提醒,剪舌繫帶不一定能改善構音異常問題,民眾可別亂嘗試。 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讓世界變得再更靠近一點,5個叮嚀讓生活變得更溫暖。兒童、青少年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一份「兒童青少年聯繫與情緒相關現況調查」發現,44.3%的兒童青少年心中都有很想念或覺得重要但沒有聯繫的人,每當想起那位想念或重要的人,1/3的受訪者覺得「快樂」。 兒童青少年較難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75歲女性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併有中風病史,左眼視力約因右側臀部膿瘍併疼痛3個星期來院求醫,時有發燒和畏冷情形(敗血症)。經外科醫師切開引流手術後,沒想到眼睛疼痛感及視力模糊越加明顯。會診才發現是內因性細菌眼內炎併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馬上接受眼科手術,清除眼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