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年千人遭毒蛇吻 打抗蛇毒血清可保命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清明節將至,許多民眾已開始掃墓活動,疾管局提醒,台灣每年3-4月是蛇開始活動的時期,直到8月到達顛峰,據統計,台灣每年被毒蛇咬傷人數約1千多人,出去野外若不幸被毒蛇咬傷,及時注射正確的抗蛇毒血清,是保住性命的關鍵!

台灣氣候溫暖多濕,適合蛇類繁殖,目前台灣有23種毒蛇,較常見的有6種,包括屬出血性的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屬於神經性的雨傘節、飯匙倩(眼鏡蛇);以及兼有出血與神經混和性的鎖鏈蛇,而最常咬傷人的蛇為赤尾鮐、龜殼花及飯匙倩。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毛俊傑提醒,民眾在出入山區、野外,或溪流、溼地等蛇類較長出沒的地方時,務必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也避免將手貿然伸入無法預知的石縫、洞穴間,以防毒蛇咬傷。

在草地茂盛的野外,可先以棍棒擾動草地,蛇類通常受到驚嚇就會走避,也因為牠移動所發出的摩擦聲,更能觀察到蛇的行蹤;若直接看到蛇,不需害怕或攻擊對方,直接從他旁邊繞過即可,通常蛇類受到持續的刺激或攻擊,才會把人咬傷。

疾管局防疫醫師劉宇倫表示,若不慎被毒蛇咬傷,先儘可能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並在離傷口5-10公分近心臟處,使用彈性繃帶或隨身衣物包紮患肢(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原則),傷口需低於心臟,以免毒素循環至心臟。另外,先脫掉戒指、手鐲、手錶等物品,不要用嘴巴吸出毒液,也不要冰敷,以免造成血管收縮或壞死;可以雙氧水處理傷口後,儘速送至醫院。

被咬傷後及時注射正確的抗蛇毒血清,是保住性命的關鍵!疾管局血清疫苗研製中心科長鄭雅芬表示,目前國內飼養144條毒蛇,每年可供應5千劑抗蛇毒血清,將死亡率降至1%以下。不幸遭蛇吻的民眾可至醫療院所接受注射,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51

相關推薦

(pic. via)B型血是人類學上較晚出現的血型。B型血的人是最早習慣於氣候和其他變遷的遊牧民族,所以此類血型的人對肉類和蔬菜都極其適應,奶類食品也很有用,在吃的方面可謂得天獨厚。建議多吃一些肉類、鮭魚、新鮮奶酪、大米、洋白菜、花椰菜、菠蘿、木瓜等。而對於鴨肉、鵝肉、蛤蜊、龍蝦、章魚、熟菜油、黃瓜...

閱讀詳情 »

前額白髮: 多為脾胃失調。《黃帝內經》中指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前額屬於陽明,而陽明主要跟脾胃有關,陽明衰,發變白,實際上是脾胃出了問題。陽明主氣血,調理時注意不要熬夜,以免傷氣傷血。 年輕人氣血旺盛,熬夜後很快就能恢復,但到了三四十歲,再熬夜就很難恢復,白天補好幾個小時覺都比...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7月號)皮膚粗糙不要緊,找對方法,就能糙皮變嫩皮,找不對方法再瞎折騰,糙皮只會越來越糙! 皮膚為什麼摸起來不光滑,手感粗糙?原因很多,常見的有這些: 一、微粉刺 表面看不出紅點或者明顯的痘痘,就是摸起來有小疙瘩,小疙瘩顏色跟皮膚顏色幾乎一樣。這種情況多屬於「微粉刺」,它有一個更常見的名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卵巢癌的張女士,每次化療完後,都無法走路、吃飯或喝水,全身軟趴趴,無法集中精神,感到身心俱疲。衛福部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駿逸表示,癌友常見的疲憊感不只是「累」,而是癌因性疲憊症,是由癌症引起情緒、生理的筋疲力盡,無法透過休息緩解。事實上,許多患者甚至醫護人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