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每次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3次以上!遠離癌症,這5件事必需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每次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3次以上!遠離癌症,這5件事必需做...

過年期間許多不健康的生活作息浮現,大魚大肉等高油飲食、熬夜玩樂等形成惡性循環,不僅一個年節下來體重增加1~3公斤,許多隱性疾病也慢慢出現。

遠離癌症 5件事必做

若不即時修正,將容易成為改不掉的習慣,無形中埋下致癌危機,隨著罹癌率逐年提高,為了預防罹癌機率,除了有病痛時應適時檢查外,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更提供民眾必做的5件事,降低致癌風險:

1) 蔬果消腫/

吃太鹹增加水腫風險,建議可多吃高鉀蔬果幫助消消腫,建議「兩菜一肉」,可先從蔬菜、菇類先攝取,再搭配瘦肉、魚肉、豆腐等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及油脂。

2) 排毒運動/

放長假後活動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下降,建議可增運動量,每周至少運動3次以上、每次30分鐘的運動量,除增加心肺功能,增加體內肌肉量,也可降低體脂肪。

3) 食安衛生/

● 儲存溫度:熟食放於室溫建議勿超過2小時,存放於冰箱食材需於冷藏7℃以下、冷凍-18℃,冰箱食材存放勿超過儲存空間的7成,才能確保冷藏溫度。

● 復熱溫度:隔餐加熱溫度需達中心溫度70℃以上,才能消滅常見的細菌像是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復熱時也需注意食材是否新鮮,比較容易腐敗的生食海鮮類、年糕、蘿蔔糕等,如有異味或發霉請勿再食用,避免導致腹瀉、腸胃道不適等問題。

4) 食物助眠/

如果人體缺乏血清素,可能會有憂鬱、情緒低落的情況發生,建議平時可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比如全麥製品、黃豆製品、香蕉、奶類、堅果類。

5) 防癌篩檢/

「全民練5功」防癌觀念,可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包括四種癌症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早期發現掌握黃金治療期,鼓勵高危險群民眾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做好自主健康監控。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9月墮胎潮」是指暑假期間許多未成年男女偷嚐禁果導致懷孕,開學後紛紛出現至醫院求診墮胎之現象,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指出,這些未成年懷孕的孩子除了缺乏避孕知識之外,也缺乏了懷孕等相關知識,許多未成年少女懷孕、肚皮隆起誤以為變胖,往往都等到頭暈噁心、腸胃不適就醫,才意外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0歲歐姓家庭主婦平時喜好澱粉類食品及麵包,20年前生完小孩後體重一路攀升到101公斤,去年健檢時發現高血脂症,經詢醫院營養室營養評估及指導後,學會正確飲食、減重小訣竅,1年後減重40公斤,減重後血中總膽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躺在床上無法呼吸?小心心臟衰變!李先生5年前因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雖於門診持續追蹤,但因平時工作忙碌常要交際應酬,故在按時服藥和生活飲食控制上往往力有未逮,1個月前開始出現活動力受限,晚上睡覺容易喘不過氣,緊急住院治療,經超音波檢測發現心臟功能不正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80多歲的老伯,因脊椎骨折壓迫神經,下肢無力多年,活動多需以電動輪椅代步,幾個月前開始,老伯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合併痛感,足踝部膚色也變得較暗沉,隨時間症狀越來越加重,檢查後發現,老伯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是造成雙下肢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