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水腫亂服利尿劑 小心誘發後遺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31歲女性因雙腳腫脹,誤以為是腎臟出問題所致,自行服用利尿劑,卻造成水分過度排出,甚至脫水,緊急就醫後,醫師確診為脂肪性水腫;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得恩指出,水腫不一定與腎臟有關,也可能是其他器官出現問題,唯有對症下藥,才能避免誘發嚴重後遺症。

在台灣,占3成民眾都曾有水腫的困擾;施得恩說,主要是因血管的靜水壓與滲透壓失去平衡,導致身體水分異常堆積,進而造成水腫,其實可透過按壓腫脹部位來初步判定水腫原因。

醫師施得恩進一步說明,民眾千萬不能自行服用利尿劑,因利尿劑會增加尿液鈉比例,且會影響新陳代謝,尤其若罹患脂肪性水腫等,屬於非壓陷性水腫,嚴重可能引發脫水、癲癇等症狀,不得輕忽嚴重性。

水腫分為壓陷性與非壓陷性兩種,壓陷性水腫恐因心臟、腎臟等出現問題相關,而非壓陷性則可能是淋巴腺等功能出錯;施得恩呼籲,若出現水腫,民眾可自行按壓腫脹部位約5秒,看是否有明顯壓痕,必要時,則應諮詢專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症狀加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23

相關推薦

(pic.via)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防疫宣導不再死板板!疾管署推出「圖文插畫 防疫接力 」網路宣導活動,串連6位具高知名度的網路圖文插畫家,有兔包、超感動、菜朝、好笑刺青店、A RAY、白癡公主,從9月到12月,以不同風格、詼諧有趣的插畫及網路影片方式,接棒繪製疫病宣導內容。 參與防疫接力的圖文插畫家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們每天都在呼吸,但現今空氣汙染嚴重, 導致連呼吸都會致癌!隨著工業發展,工廠、汽機車不斷排放廢氣,當空氣出現霧茫茫,要小心這正是致癌的懸浮微粒。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空氣中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的PM2.5,罹患肺癌機率大增3成。專家建議,出門最好戴口罩,尤其選擇具有防...

閱讀詳情 »

  衛福部近期宣布,將自2016年起試辦藥品差額負擔計劃,亦即藥品業者若認為健保給付金額過低,可申請退出健保給付、改轉為差額負擔之型式,讓選擇吃該藥的患者自行負擔差價,而此消息一出,即有民間團體斥責此舉將造成醫療階級化,導致有錢人才可以享受品質較優良的藥品,但對此民眾的看法又是如何?Po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