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海水可以喝 台灣人做到了!

海水可以喝 台灣人做到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水資源很可貴,海水雖然多,卻無法飲用,因此飲用水更是珍貴。台灣研發團隊發展新科技,透過低耗能程序,讓海水化為小分子、品質高的飲用水,這項「台灣之光」除了將應用於台南、金門等地,也將擴展至世界各偏遠地區。

海水淨化成飲用水 也可運用於農業、醫療用途

研發團隊主持人李岳桓總經理表示,實驗發現,這種小分子飲用水不只可以喝,用於植物栽種、魚類飼養,似乎可促進細胞修復、生長,除了應用於農業、養殖業,未來說不定可用於透析藥水、點滴輸液等醫療產品,應用範圍非常廣大。

好水送至偏遠地區 人道救援刻不容緩

全球綠能分子水銀行基金會創辦人劉增基也在該基金會開幕典禮中表示,希望未來將這項技術引進各地臨海海水淡化廠,或將這種「好水」送至偏遠、貧困地區,幫助改善缺水狀況,滿足世界用水需求。

新科技減少耗能 讓水分子更好吸收

李岳桓總經理指出,傳統淨化水質方式以逆滲透技術(Reverse osmosis;RO)為主,這種淨化水質方式是以濾心過濾,過濾需要經過兩、三道程序,以分子大小為過濾標準,雖然可以過濾重金屬,但一些有機物、化合物分子極小,常成為漏網之魚。

相較之下,新技術運用太陽熱能,透過熱循環交換分子裂解法將海水中的水分子與鹽類雜質分離,98%的能源可以再回收,使用電量為傳統逆滲透的三分之二,不只成本更低,水的品質也更提升,由於是小分子水,因此吸收更為迅速,身體、植物、生物體等,也更能有效運用。

少吃肉 減少水足跡

研發團隊工程師張立表示,全世界約有20到30億人面臨缺水危機,未來缺水狀況只會越來越嚴峻,選擇食品、消費品時,水足跡很可能成為訂價標準,以製作一個牛肉漢堡為例,從牛隻飼養到小麥種植、烹煮等,大約需要使用2500公升的水,若想節省用水、減少水足跡,建議少吃肉,以植物性食物取代肉類,選擇消費品、生活型態時,也應將水足跡納入考量,共同珍惜水資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2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山藥是營養與藥用價值兼備的蔬菜,食用上可滋陰健脾平溫潤肺。藥用上可治療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幫助。可謂算得上平民公化的蔬菜,但山藥雖對人體不可抹滅的功效。但山藥在食用上還需講究注意項。 山藥的功效 1:山藥中含有澱粉酶等多種營養物質,經常吃山藥可以健脾養胃,有助於人體消化。糖尿病人可以吃山藥,山藥可以降低...

閱讀詳情 »

線索:這其實是她身體裡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它曾經安置在身體的另一個地方,只是為了安全的原因才被塞到腹部裡面的。其實...這是她的一部分頭骨,保存在胃裡。所以她的腹部上比常人多出現一個突起物。這個看起來很神奇的腹部是前愛德華小姐Jamie Hilton在一次事故手術後的照片。在6月,Hilton捲入了...

閱讀詳情 »

1、不梳頭直接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頭皮對于頭髮來說非常重要。洗頭前,先用蘸濕的梳子梳頭,令附著頭皮的汙垢和灰塵浮于表面,才能同時洗淨頭皮和頭髮。爲避免傷到頭皮,建議使用寬齒縫、圓頭的梳子。 2、頭髮剛浸濕就抹洗髮水。許多人頭髮剛剛浸濕就將洗髮水倒在頭上,殊不知,這樣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