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炎夏戲水 紅眼症病例增

炎夏戲水 紅眼症病例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炎熱的夏季,民眾紛紛前往游泳池、海水浴場、水上樂園戲水消暑,但也因為如此,眼科門診的流行性結膜炎患者明顯增加。眼科診所院長蔡佳翰表示,流行性結膜炎就是俗稱的「紅眼症」,好發於夏季,常見症狀有眼睛紅腫、分泌物增多、畏光、病患自覺異物感,甚至有嚴重的刺痛感、灼熱感或結膜下出血現象。提醒民眾,若在戲水之後,發現眼睛不適、分泌物增加等狀況,應立即就診找出病因。 眼科診所醫師楊熹明指出,流行性結膜炎是由不同的濾過性病毒所引起,通常是腺病毒急性感染造成,潛伏期約2到3天,症狀包括眼睛紅腫、刺痛感或結膜下出血等,病程會持續約1到2周。因為流行性結膜炎是病毒感染,所以就像感冒一樣,1、2周就會自然緩解;配合醫師治療,會給予抗生素和類固醇藥物,用來降低眼睛發炎反應,並避免併發細菌感染。提醒患者,若要減輕疼痛,可於發病的第一、二天用冰毛巾冷敷。 值得注意的是,腺病毒傳染途徑是接觸感染,且感染力極強,一旦觸摸到沾染患者眼部分泌物的物體,就可能被傳染。舉例來說,游泳池或更衣室等較潮濕的地方,有利病毒存活,所以在這些地方應提高警覺,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平時應注意雙手清潔,盡量避免揉眼睛、與他人共用毛巾或眼藥水等,以減少病毒傳染的可能。 蔡佳翰說,除了流行性結膜炎,其他如乾眼、眼睛疲勞、青光眼、角膜炎、虹彩炎、過敏性結膜炎等,也都可能造成結膜充血發紅,且這些疾病的症狀往往很類似,單靠症狀較難判斷。因此,若有類似情形,應尋求眼科醫師的診斷,判斷真正病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41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隨著生物醫學越來越精密的方法和技術,人們對疾病的解讀也正不斷的進步,糖尿病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因為新型的糖尿病,已經被納入傳統的第1型和第2型糖尿病的分類當中。 由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NúriaMalats所領導的遺傳和分子流行病學小組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來入境普篩呼聲四起,贊成專家認為,境外普篩陰性,可縮短檢疫期天數,有助台灣經濟旅遊。台大兒醫小兒部主治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23日在學術研討會指出,核酸檢測敏感性非百分百,若有偽陰性進入社區,可能使疫情如「蜘蛛網般擴散」,強調目前14天居家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20歲的張姓男大學生熱愛跑步,晚間常在運動公園或是河濱公園夜跑,1次跌倒後,覺得右髖隱隱作痛,之後越跑越痛,當身體前彎時就覺得不舒服,連穿襪、穿鞋都產生劇痛,就醫多次,均診斷為肌肉拉傷,最後才找出病因,原來是髖關節關節唇破裂。 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林敬為指出,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彰化縣日前展開新冠肺炎(COVID-19)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盼瞭解縣民感染盛行率。前副總統陳建仁20日在臉PO文指出,該調查採集民眾的血液檢體,檢驗COVID-19抗體,來估計彰化縣民的抗體陽性盛行率。不過他強調,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正確性,決定於(1)檢驗方法的敏感度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