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炎炎夏日幼兒食慾不振 補足氣血脾胃開

炎炎夏日幼兒食慾不振 補足氣血脾胃開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天氣越來越炎熱,即將進入台灣酷暑,中醫說,「暑熱傷氣」,不只是大人不想吃飯,連小孩都吃不下,而父母常常用餅乾糖果來取代正餐、嗜喝冷飲,久而久之,讓嬰幼兒身體不健康,容易生病,連腸胃都出問題。到底該怎麼辦呢?

中醫觀點認為「脾健貴在運,不在補」。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小孩子不愛吃飯、食慾不振,夏天尤甚,是因消化系統中的腸胃道消化酵素不足、肝脾運作不協所致。此外,寶寶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感冒,一旦服用了消炎藥、感冒藥更容易嗜睡、不想吃飯,皆是因藥品中的抗生素傷害肝、胃所引起的食欲不佳。

脾臟主導肝臟與腸胃之運行,脾氣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而營養在肝臟分解、代謝,若是肝臟功能好,則胃腸運轉佳,當然會一直產生想攝取營養之欲望,反之,若是肝臟代謝慢,即使是胃腸得以消化食物,也難以吸收營養。例如,走路急喘、痰多等徵兆,就可知體內氣不通、血不足,五臟之五行皆不暢。

李深浦醫師解釋,我們常聽人言「氣血不足」,所謂的氣,正是指「體氣」,而血就是「血液循環」,氣足則可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要改善夏季食慾不振就要由健胃開脾、補氣血做起。而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主導其運行和變化,在中醫的五行當中則認為「土生金」,對應至人體之五行即為脾與肺臟,所謂脾為肺之母,正由此而來。

因此,夏季體燥,食慾低落,應由人體內之五行協調做起。根據記載,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助消化、補腎澀精效果顯著;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可補足肺腎兩虛,對血虛、氣不攝血者,能益氣生血,是為中藥四君子之一;澤瀉利水滲濕,泄熱,對於夏季食慾不振有正面助益。然而,李深浦醫師提醒,並非所有的食欲不振都是由脾虛引起的,因此治療食欲不振要先找準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使人身強體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02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人會趴在桌上睡午覺,一覺醒來,不是手發麻就是腳發麻,但是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過,卻有人出現腳趾發麻的症狀一直都好不了。醫師提醒,腳趾發麻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神經受傷,最好是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對症治療。 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圜叡表示,腳會麻的原因很多,最常見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60歲余先生一年來常感覺有便意,覺得大便沒排乾淨,一直以為自己是腸躁症,即使出現血便,還是認為是痔瘡,血便持續一個月後,余先生在家人催促下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罹患和藝人豬哥亮一樣的疾病,都是得大腸癌,目前已動手術,復原狀況良好。 大腸癌症狀 常遭輕忽 腸胃內科專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7歲賴先生,4年前確診罹患大腸癌第4期,醫師宣判壽命只剩半年,但為了拼事業多賺點錢養家,不願接受正規治療;在友人介紹下,嘗試服用草藥偏方治療,不但體重驟減40多公斤,更併發肝臟衰竭危及生命。最後,在醫師勸說下,注射一劑單株抗體標靶後,病況獲得控制,目前持續定期回...

閱讀詳情 »

昨天意大利一個老人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她的名字叫Emma Morano,享年117歲,是這個世界上最年老的人,也是最後一位出生在19世紀的人。     Emma 1899年出生在意大利,她是一個大家庭的長女,在她下面還有四個妹妹和三個弟弟。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