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掉光光! 全口植牙讓你快樂吃

牙齒掉光光! 全口植牙讓你快樂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使得人類越來越長壽,也因此全口無牙的患者也逐漸增多。有研究指出,全口無牙患者在接受人工植牙後,咀嚼力可提升為原本傳統全口假牙的兩倍以上,因而使得願意接受全口植牙的患者不斷攀升。

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黃銘傑醫師表示,牙齒的兩個最主要問題為蛀牙及牙周病,也是造成缺牙的主因,牙周病會造成牙齦、牙周及齒槽骨發炎,而導致牙齒的「地基」流失,最後拔除,而蛀牙若未進一步處理,造成齒質本身崩壞,最後齒質不足也難脫拔牙命運,而這兩大問題,都會隨著時間、年齡增長而更嚴重,因此高齡族群也是全口缺牙的好發族群。而全口缺牙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進食,一旦全口沒有牙齒,就無法好好的咀嚼、進食。

黃銘傑醫師解釋,牙齒缺損後造成咀嚼功能不佳,食物不易嚼爛,不但造成腸胃負擔增加,吃進去的東西不易消化吸收,最後營養不良也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此外,缺牙對於外觀也有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具有咀嚼功能的後牙,對於整體的臉型也有支撐的效果,若是缺少後牙,或後牙搖搖晃晃、地基不穩,會導致下臉部的垂直高度變短,視覺上就會有臉垮、蒼老的感覺。

目前全口植牙的手術方式,可分為傳統翻瓣手術與不翻瓣的微創手術,所謂的翻瓣手術就是將牙齦翻開,看清楚骨頭的條件(即齒槽骨足夠與否),骨頭不夠時,可依情況補足骨粉,待自體骨與骨粉結合後,再進行第二次手術,植入人工植體。而微創手術因不需翻瓣,傷口小,術後較不疼痛不會腫,但需視病人口腔的齒槽骨多寡,以及牙齦條件來判斷可否進行微創植牙手術。

糖尿病患者可以植牙嗎?黃銘傑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與自體痊癒力較差,但若糖尿病情已穩定控制血糖在180毫克/毫升以下還是可以植牙,若齒槽骨符合微創手術的條件,也能夠進行微創植牙。但是相對而言,糖尿病患者的風險仍然比一般人高一些,必需在植牙後更注意口腔的清潔工作並維持血糖的穩定,才能減少植牙併發症,降低失敗機率。

而全口缺牙患者,除了按缺牙數來植入植體的傳統方式之外,還能有什麼選擇?黃銘傑醫師就介紹了目前較先進且熱門的All-on-4術式。黃銘傑醫師解釋,傳統植牙缺一顆,補一顆,全口缺牙就要植入二、三十顆牙,若是做成牙橋形式也要植入十多顆牙齒,遇到骨頭不足之處,還需先行補骨,等待數個月後才能植牙,可以說是大工程。而All- on- 4是指單顎僅需植入四支植體在口腔骨頭較多處,再放上牙橋手術,當天就有一口新牙!一來無需補骨粉,二來骨頭較多的地方也較穩固。對於害怕手術的患者,也可以配合微創手術方式,減少手術時間及術後腫痛,對全口缺牙的銀髮族而言可說是一大福音。

黃銘傑醫師呼籲,缺牙絕對不單是銀髮族的專利,平常沒有好好照顧伴隨你一生的牙齒,就會有缺牙的可能!建議平常徹底清潔牙齒,定期檢查口腔,才能免於缺牙的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6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迎接母親節到來,伊甸基金會台東嗎哪庇護工場推出兩款母親節蛋糕禮盒,其中典藏蛋糕,是伊甸的招牌口味,不僅口感綿密滑順,鹹甜口味很適合與家人一起分享;伊甸庇護事業處處長陳智宏表示,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導致訂單量也漸漸下滑,但身心障礙員工仍每天努力上班,可望透過母親節慶,邀請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全球失智人口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台灣失智人口也快速成長,依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及台灣失智症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天氣反覆不定,時而悶熱,時而春寒,台中31歲林小姐因此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四點多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成塊,難以承受的劇痛讓他立刻驚醒,全身無法動彈,只得下床用爬行的方式前進,之後整夜輾轉難眠,甚至到了中午用餐,小腿仍隱隱作痛,讓他擔心「是不是身體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