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男童染輪狀病毒 嚴重脫水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不出門就不會感染輪狀病毒?一名1歲5個月的男童,母親鮮少帶出門,某日寶寶卻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家長帶男童到診所就醫,醫師以為感染腸胃炎,僅開藥並告知多休息即可;不料,數日後,腹瀉和嘔吐情形更加嚴重,甚至每晚頻率高達10次以上,導致嚴重脫水,進一步到醫院檢查,才確診為感染輪狀病毒。

國內一項針對全台家有2歲以下兒童的家長,共1207名,進行輪狀病毒疾病與預防認知調查,結果發現,近5成認為做好家中清潔,就不會有輪狀病毒存在;更有7成僅知道輪狀病毒會出現「燒、吐、拉」症狀,不曉得會伴隨嚴重脫水、熱痙攣、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等重症。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表示,許多家長抱持不帶寶寶不出門,就不會感染輪狀病毒的心態,是造成寶寶感染的主因。輪狀病毒可存活在物體表面長達10天,且具高度傳染力,只要10顆病毒就會發病,因此寶寶不出門仍有感染風險,尤其是2歲以下的寶寶正值口腔期發展,容易將手和玩具放進嘴巴,增高感染輪狀病毒風險。

「輪狀病毒無藥可醫!」宋文舉指出,感染輪狀病毒後無法治癒,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避免併發嚴重脫水,輕者需要住院治療約1至2周,嚴重者可能會超過3個星期。

宋文舉橋強調,洗手預防感染輪狀病毒的效果有限,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根據台北榮總統計,自2006年輪狀病毒疫苗上市後,感染人數從117人降低至15人,感染人數降低近9成 ,顯示接種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輪狀病毒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33

相關推薦

▲面對憂鬱症患者,常出現一人陷憂鬱、周遭親友也焦慮的現象。(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現代人必須面對的三大疾病之一,但面對身邊有憂鬱症的親友,一般人更常面對的是不知如何照顧憂鬱症患者的手足無措,出現「一人陷憂鬱,全家捲風暴」的...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媽咪速玲即將滿40歲,對年紀毫不避諱的她,大方表示用開闊的心,迎接人生每一個階段,而她希望40歲的自己可以活的自在,找到自己。透過保養來放鬆身心靈,享受每一個過程。並分享自己成功瘦下5公斤的「精神糧食」菜單!   靠飲食控制瘦下5公斤 速玲...

閱讀詳情 »

▲一般大眾對於耳鳴仍有許多誤解,導致延誤就醫行為。(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耳鳴一定是腎虧?耳鳴永遠不會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耳鳴經驗,但醫師發現台灣人對於耳鳴相關錯誤迷思及觀念不少,台灣耳鳴學會今(17)日更引用最新研究發現指出,過去一般人常以為是持續性耳鳴...

閱讀詳情 »

▲健保署針對C型肝炎患者接受全口服藥的給付再放利多。(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C型肝炎患者接受全口服藥的給付條件,健保署今(16)日宣布再放利多,全面開放只要測到病毒者就可以給付用藥;而健保今年原打算投入65億經費、收治4萬人的目標,最新估計病人數卻爆量,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