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童20顆乳牙蛀光光 險得蜂窩性組織炎

男童20顆乳牙蛀光光 險得蜂窩性組織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歲男童,每晚都要含奶瓶睡覺,更沒有潔牙的習慣,直到父母發現牙齦長膿包流膿,帶到診所檢查,竟發現全口20顆乳牙蛀光光,再晚一步治療,恐怕引發蜂窩狀組織炎。

嚴重齲齒 18顆須根管治療

收治個案的兒童牙醫診所院長呂榮宗指出,該男童口腔內總共20顆齲齒,其中高達18顆必須根管治療,其餘2顆可以補牙,但他一接受檢查就暴走、哭鬧,根本無法進行治療;評估齲齒狀況較嚴重、家人沒時間分次陪診,進一步建議採取舒眠麻醉方式,在孩子睡著時進行治療,經過4小時的時間,全口齲齒一次搞定。

齲齒治療好了 孩童不再挑食

呂榮宗院長觀察發現,該男童體重僅12公斤,相較於同年齡孩童體型嬌小,推測原因與其後牙蛀蝕,無法順利研磨食物有關;經過一個月回診追蹤,家長開心表示「孩子飲食狀況良好,睡前喝奶次數變少,挑食情況漸漸改善」。

幼童怕看牙 傳統治療限制多

麻醉專科醫師羅巧芬指出,以往幼童害怕牙科治療,通常使用束縛板控制手腳,治療時間有限,且需要多次治療,容易產生心理陰影;或是進行全身麻醉,術前必須單獨進入開刀房接受插管麻醉,術後在恢復室等待甦醒,容易出現分離焦慮感,發生躁動、哭鬧,可能伴隨喉嚨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更加懼怕看牙醫。

舒眠麻醉6大優點 培養幼童正向看牙態度

羅巧芬醫師強調,舒眠麻醉有六大優點,第一,術前可由家長全程陪伴,可安撫小朋友緊張情緒;第二,麻醉藥物劑量僅為全身麻醉的3分之1,讓小朋友剛好睡著,卻不會影響正常呼吸;第三,麻醉過程由麻醉醫師、麻醉護理師全程陪伴,二對一隨時調整麻醉劑量;第四,麻醉全程高階安全監測,包括心電圖、呼吸次數、血壓及血氧監測器、潮氣末期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器、呼吸音監測器;第五,完整的麻醉團隊及緊急處理應變計畫;第六,培養幼童對牙科治療的正向態度。

罹患這些疾病、對豆類及蛋白質過敏者 需評估使用

羅巧芬醫師說明,一般來說,舒眠麻醉進行牙科治療約2至4小時,適應症為年紀小、害怕看牙的幼童,患者年齡大多數為2至5歲,也有國小、國中的青少年,適合治療多顆齲齒、根管治療、牙齒斷裂、上顎多生齒、牙套製作等。若有嚴重感冒應暫緩治療,患有氣喘、心臟及代謝疾病,以及對豆類、蛋白質過敏者,應進行評估。

6歲前易齲齒 乳牙好壞影響人生

呂榮宗院長強調,3至6歲是容易發生高齲齒率的年齡,造成的因素包括睡前喝奶後沒刷牙、喜好甜食、口腔清潔配合度低等原因,而乳牙齲齒會影響孩童生長發育、發音、恆牙齒列不齊,對美觀與自信也都有影響。他建議,家長應每天早晚輔助孩童潔牙,固定每半年檢查牙齒,並接受牙齒塗氟及預防性齒溝封填,可大幅降低發生齲齒的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擔心孩子動得少影響身心健康嗎?根據董氏基金會2021年年初調查指出:國小學童中每十個有七個表示喜歡和父母一起運動、和父母一起運動會讓自己快樂,超過一半的學童表示若有父母陪伴會讓自己更想運動。因此,建立親子運動紓壓習慣,不僅能提升免疫力、維持彼此的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種好發於兒童之腦部神經疾病,病童幼小時,常見脾氣固執或伴有動作笨拙等協調性問題,而在學齡期左右,會間歇出現不自主抽動(tics),包含動作及聲音,如擠眉弄眼、搖頭晃腦、清喉嚨、大叫等,而這些表徵症狀其實也是許多人對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氣溫直直落,又是麻油雞、羊肉爐登上所有人餐桌的時刻。合佗中醫診所施昀廷醫師在「柴胡中醫不中二」分享補冬4大暖男,也就是華人圈常見的4項料理: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這些料理該怎麼吃才最暖呢? 施昀廷提醒,麻油雞的麻油等食材都偏熱,燥熱體質者吃了容易上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1名30歲的小章(化名)與伴侶做愛後的2天,即發現尿道口出現黃色且黏稠狀的不明分泌物,排尿時也感到疼痛,已有心理準備可能感染性病,立即至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檢查,沒想到檢查後發現淋病、梅毒、疱疹病毒感染。張男不解詢問,每次性愛都有戴保險套,為何還會染病? 保險套使用時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