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心!診間血壓正常 也可能隱含高血壓危機

當心!診間血壓正常 也可能隱含高血壓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到醫院診間量血壓,就算血壓正常,也要多注意。有些人到醫院診間,因為要看醫師感覺緊張,導致血壓上升,一般稱為「白袍高血壓」;有的人則正好相反。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有的高血壓患者看診時,血壓正常,平常在家休息,血壓反而偏高,特別是年輕人、身材較纖瘦的人,更容易有這種現象。

16%看診血壓正常 但平常血壓偏高
美國石溪大學精神病學、社會學教授約瑟夫‧史齊瓦爾茲為研究計畫主持人,研究團隊以近九百名健康、中年人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其中約有16%的人,看診時血壓正常,但其他時候血壓偏高。

研究作者指出,這種現象稱為「隱匿型高血壓」,如果想要發現這種隱匿型高血壓,建議受檢查民眾可以24小時戴上小型監測器,監測24小時血壓,這樣才能真正了解血壓變化狀況。

史齊瓦爾茲教授表示,血壓偏高可能造成中風、心臟衰竭、視力喪失、腎衰竭等,每年有成千上萬人因高血壓而死亡。動態血壓是指平常走路、居家及正常生活時所呈現的血壓值。而動態血壓這項指標可以更精準預測上述健康風險。

持續監控血壓 注意用藥+飲食+運動
不過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患者接受24小時血壓監測時,白天壓脈帶每一小時膨脹一次測量血壓,晚上睡覺則兩小時量一次,患者往往夜不成眠,苦苦哀求不要再繼續戴儀器,因此除非必要,否則很少採用這種檢測方式。若懷疑患者可能有高血壓,但在診間量血壓時,血壓值正常,多會要求患者平常白天起床後、晚上各量一次血壓,紀錄血壓變化,連續兩星期,幫助確診。

提醒民眾,血壓偏高,可以透過用藥、健康飲食、運動等加以控制,不過有高血壓的人多半沒有症狀,高血壓患者常感覺自己很正常。因此民眾需要多記錄自己的血壓變化,才能挽救生命,預防心臟病、中風悲劇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4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免於疼痛的恐懼是人權,但過去不分國內外甚至醫界,皆對兒童疼痛抱持一定程度迷思或誤會,認為「嬰幼兒神經系統未發育成熟,對於疼痛感知較低並且無法確實評估」、「兒童無法精準表達疼痛及強度」或「可以被轉移注意力就表示沒有疼痛」等。兒童疼痛控制 4種時候最需要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麻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彰化縣獨創「愛心手鍊2.0-守護BBCALL」防走失神器,在2018年摘下全國「高齡友善城市金點獎」,這愛心手鍊可當成吊飾、鑰匙圈或項鍊,兼具藍芽定位和智慧錢包的功能,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康年學苑失智據點日前邀請切膚之愛基金會,前往為長者講解「防走失神器」使用方法並且為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老人家跌倒不容小覷!相對於年輕人,老人家身體任何部位損傷的回復都來得較為緩慢,甚至可能再也回不去了;若是因此臥床,對家庭的衝擊也很大,對於主要照顧者來說,會在照顧與工作兩者之間難以取捨。因此,「預防跌倒」讓老人家能有品質地生活,並減輕家人的照顧壓力,會是照顧老人的重要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想要治累,幫助身心恢復放鬆狀態,除了透過改善錯誤的生活習慣,也可透過塗抹好油以及改變飲食方式幫助改善;日本內科學會認證醫師杉岡充爾指出,其實身體累不累,從皮膚上就看得出來,像是變乾、變油、會癢等現象,可能就是腎上腺處於過度消耗狀態,若出現畏寒又有黑眼圈,則可能是身心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