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治療新變革! 免疫療法可望治癒

癌症治療新變革! 免疫療法可望治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全球有4千萬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各種新治療法的出現,確實降低癌症死亡率,其中「癌症免疫療法」的效果,讓醫學界十分振奮,也為癌症患者找到存活契機。癌症治療的進展,包括了化學治療,到後來的標靶治療,以及最近越來越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

究竟,何謂「癌症免疫療法」?人體的免疫系統是負責抵禦外來病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系統,也是清除體內癌細胞的大功臣。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偉武說明,體內的免疫細胞就像是保衛國土的衛兵,如果有外來的細胞侵入人體,比如說細菌感染,這些衛兵就會群起攻擊,將外來細菌消滅。癌症細胞因為是自身細胞所突變而成,所以這群衛兵遇到癌細胞時難免會有猶豫,免疫療法的作用機制則是希望刺激免疫細胞 (衛兵)殺死癌細胞。

癌症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不外乎是腫瘤是否轉移或受到控制,若要腫瘤受控制,腫瘤細胞死亡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陳偉武醫師說:「標靶藥物的作用是把腫瘤細胞的任督二脈給堵住,讓腫瘤細胞得不到重要的生存訊號進而凋亡;另一種則是免疫療法提供體內免疫細胞衛兵更好的武器,來促進癌細胞的凋亡。」兩種治療方式目標皆是使腫瘤變小,只是治療機轉不同。免疫療法亦有特別的地方,亦即有一定程度的病人可以達到「長期控制」的目標。

免疫療法可以達到「長期控制」的治療目標,是因為免疫細胞有記憶力嗎?陳偉武醫師解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舉「注射疫苗」的例子,疫苗是先注射比較輕微的病菌或毒素到人體,以刺激人體的免疫力,當下一次遇到相同病菌時,因為記憶力還存在,就可以很快地攻擊這個病菌,進而在癌症的治療上逐漸接近「治癒」的理想。但醫師表示免疫療法還有很多未知的空間,還是有很多層面需要思考及討論。

目前新一代癌症免疫療法在台灣已經通過衛福部核准,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細胞癌,未來渴望應用於其他不同癌症,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陳偉武醫師提醒,患者在接受免疫療法期間,應格外注意是否出現皮疹、腹瀉、呼吸變喘或是全身倦怠等可能與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症狀。由於新型藥物尚在開發階段,除治療療效的確立之外,須審慎藥物副作用,以尋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更多的生存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3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的柯先生從年輕時就有排便流血的困擾,也接受過不少次痔瘡手術,但始終沒有好轉,年紀長了更演變成稍一出力就流血,反覆裂傷、疼痛。大腸鏡檢查確定腸子沒問題,但排便的困擾持續,近幾年已經惡化到不吃瀉藥就無法排便,而且一天要吃四到六顆,日前輾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發現柯先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國內本土疫情朝向平穩發展,各界殷殷期盼的便是解封那一天。然國際疫情嚴峻,中國大陸多地突發封城令,而香港的疫情仍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說明國際疫情現狀。 陳時中:現在談全面解封 實在太早 不過陳時中多次提到,國內將朝向放鬆管制的方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新增2例本土確診個案,依照縣市區分,1例住在基隆但在台北工作,1例住在桃園。然因彰化出現確診者足跡,彰化市府也發表足跡圖表並進行清消。 桃園新增1例 職場採檢99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桃園新增1例本土個案,另有6例境外移入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45歲的彭先生是位工程師,因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也不定量,長期深受胃痛之苦,當胃痛發作時,就買成藥服用。結果某次因胃痛痛到站不起來,被家人送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急診就醫,經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 新竹台大分院外科部林聖傑醫師表示,在台灣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約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