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治療新趨勢 餓死癌細胞

癌症治療新趨勢 餓死癌細胞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癌症治療會導致癌症病患承受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對於家庭更是產生了影響;因此,癌症整體預防及臨床輔助愈來愈受重視,「癌症整合治療」也成為新趨勢。國內外諸多癌症專家並呼籲民眾要重視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的飲食療法,「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一日三次的化療」。
癌症治療有「抗血管生成療法」,也被稱為「饑餓療法」2014年二月,美國血管基金會共同創始人、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William Li),受邀於知名TED講座中即指出,「無論是哪一種癌症,都以血管新生為重要特徵,若沒有血管的供給,腫瘤頂多只能生長到0.5立方釐米。引起癌症的因子,飲食占了30~35%,因此除了各種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之外,在飲食中加入多元性的抗血管新生食物,確實能夠干擾癌症的形成。」
重視我們的飲食!!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一日三次的化療。」是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等科學家,根據血管新生理論所得結論,闡明某些食物抑制血管新生的效果甚至比藥物好,也顯示這類飲食能減少大約一半罹癌機率。
致力於癌症及糖尿病輔助治療研究的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周志中教授,今年8月,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arine Drugs(海洋藥物),發表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藉由調控缺氧誘導因子-1 (HIF-1)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信號傳導,進而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顯著抑制腫瘤生長;這是全球首次對於「褐藻醣膠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路徑」的完整解析。
雖然「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獨有的500道爾吞結構,其機轉不能等同於其他「褐藻醣膠」;然而,周教授的研究,清楚定義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的路徑,也為其他「褐藻醣膠」研究,開啟了全新的探討方向。
由於產、官、醫、學、研各界的積極投入,目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癌細胞的途徑:「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轉移」、「抑制癌幹細胞復發」、「啟動抑癌基因表達」、「促進自然殺手細胞抑癌活性」、「抑制血管新生」等機轉已清楚被證明,甚至在人體臨床試驗上也積極進行;顯然「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被證實安全無虞後,將朝向新藥開發。
目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整體研究成果,讓台灣生技及醫學研發成果於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研發團隊並認為,未來若將「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運用於癌症預防及輔助,除了可提升患者治療成功率外,同時也可維持患者之生活品質。
餓死癌細胞研究資訊索取:http://goo.gl/plxF5I
李威廉醫師演講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lQEHMdbdI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47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本周都將又溼又冷,白天最高氣溫都不會超過20度,晚上最低氣溫恐怕下探15度,正好是親朋好友吃鍋的好時節,特別是麻辣鍋下肚,身體馬上暖呼呼。然而許多人都想不到,麻辣鍋就算不喝湯只吃青菜,熱量都會爆表,甚至吃到嘔血例子也有。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7歲蔡先生,因為嚴重的脊椎退化造成長期的背部疼痛,去年初才剛接受腰椎手術,但不料術後半年背部疼痛的情況又復發。再次就醫時,蔡先生認為自己年紀大了,實在不想再開第二次刀,經醫師評估後,藉由介入性疼痛治療方法當中的高頻熱凝手術來改善背部疼痛的問題,於手術後兩週也開始至復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在越南胡志明市介紹臺灣最新的醫療技術外,也邀請越南醫師及病患分享在臺就醫經驗,共同見證臺灣創造的醫療奇蹟。越南崇正醫院院長 VO VAN Thanh教授帶領四位醫師主管全程與會,現場分享和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年約6旬的林女士是B型肝炎帶原者,無特殊疾病病史。近一個月,因斷斷續續有血便情況,而至安南醫院消化科蔡坤峰醫師門診,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竟罹患早期直腸癌。病人說明自已平常生活規律,對飲食也相當節制,無法接受檢查結果,經醫療團隊詳盡說明後,患者終於同意接受手術治療,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