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不著也想哭! 四大招避免產後憂鬱

睡不著也想哭! 四大招避免產後憂鬱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黃小姐是一位全職的新手媽媽,育有一名四個月大的女兒。一個人在家坐月子時,因壓力過大導致母乳分泌不足,產後約兩個月後慢慢就退奶,同時,在育兒觀念方面,常與長輩意見相左。後來竟出現頭痛、失眠、腸胃不適、拉肚子、自責與氣憤的情緒,讓新手媽媽三不五時就想大哭,後來連睡不好時也哭,覺得「為何生小孩是應該喜悅的事情,自己卻完全開心不起來?」,甚至出現「早知道不結婚、不生小孩就好了」的想法。
台中醫院精神科周少華醫師表示,這就是典型的「產後憂鬱症」,產後憂鬱症通常在女性生產後兩三天出現,症狀包括難過、疑慮、內疚、恐懼等負面情緒。產後的媽媽們不僅擔心寶寶,也擔心自己,容易緊張、疲憊,臨床上,嚴重的情況甚至出現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
產後荷爾蒙的變動是產生憂鬱之主因,如果產後有情緒明顯變化,並且持續時間超過2週,建議應尋求專業的協助,並進行藥物和心理的治療來控制症狀。醫師建議,
一、家人對產婦的情緒變化多一些瞭解,一同積極面對產後的不穩定情緒。
二、從事紓壓的活動有助釋放不良情緒。
三、產後要充分睡眠和休息。
四、親友若能幫助照料生活,能避免新手媽媽過度勞累,產生委屈情緒。
周少華醫師指出,預防產後憂鬱,可掌握下列重點:
一、若懷孕期已經有憂鬱情形,產後要密切配合醫師的治療。
二、 產後保持充足的睡眠與休息。
三、 適量的運動會讓媽媽們的心情更好,同時讓媽媽們有適度與外界的接觸。
四、 建議媽媽們勇於接受不完美的情況,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而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0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一名小學四年級的陳姓男童,在學校奔跑時,因鞋帶鬆脫被絆倒,手肘著地。巨大的撞擊力讓左手手肘腫脹變形,緊急送到衛福部臺中醫院急診,經x光檢查發現,是左手遠端肱骨合併關節面的粉碎性骨折。衛福部臺中醫院骨科醫師黃敏旭建議,師長應提醒孩童勿在走廊奔跑、攀爬,並設置安全的環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16歲女學生,最近幾星期活動時容易心悸、呼吸困難,常感到頭暈及疲倦,身體檢查發現皮膚、眼結膜、指甲床顏色較為蒼白,媽媽陪同就診表示,除了上述症狀,女兒的學業成績也退步。血液檢查顯示血色素濃度為9.6 g/dl(正常值11.6-16),血中鐵質偏低,身體鐵值指數-鐵蛋白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喝酒喝到肝硬化,又聽信鄰居治肝偏方,竟造成腎臟功能持續衰竭!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一心主任驚覺病人自行煮草本食物湯汁飲用,要求立即停止,才免於洗腎。陳一心呼籲治療疾病,應諮詢專業醫師建議,絕對不要聽信偏方加重病況。聽信治療肝病偏方 造成急性腎衰竭林先生50歲因酗酒導致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爭議人工生殖,希臘寶寶DNA遺傳自3個人!希臘和西班牙的醫師團隊表示,一名患有粒線體疾病的婦女,成功透過捐贈者的粒線體而人工受孕,目前母子均安。醫療團隊宣稱,這是歷史性進步,可幫助更多婦女受孕。牛津大學副教授兼生育夥伴關係醫學主任Tim Child則表示,粒線體移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