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研究:液態金屬可連接受損神經 | 健康達人網

研究:液態金屬可連接受損神經 健康達人網

人們因受損而斷裂的神經細胞再生速度緩慢,就算有辦法連起來,花的時間也多到讓無法動彈的肌肉組織慢慢萎縮了,這是我們常看到半身癱瘓的病友兩腿都很細的原因。科學家發展出一種利用液態金屬做為暫時連接的方法,讓神經細胞在還沒完全再生前,肌肉仍能接收到電傳導訊號,讓肌肉一直保持原有的功能。

神經受損 肌肉也跟著萎縮

幾十年來關於受損神經如何再生並重新連接,一直沒有發展出有效的辦法,同時科學家也將面臨另一個問題:當神經因受傷而被切斷時,原本的肌肉組織依然存在,但是因為缺乏神經細胞給予的刺激,久而久之肌肉便會因為不使用而漸漸萎縮。神經外科面對最大的問題,便是在受傷的神經細胞緩慢地回復過程中,如何讓斷線的肌肉持續收到訊號而不會萎縮?

其中一個想法就是在受傷的神經細胞末端與肌肉組織建立一個暫時性的連接,讓腦部傳來的電傳導訊號還是能夠到達肌肉組織。北京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工程系教授劉靜,發展出利用液態金屬連接神經細胞的技術,同時發現在電子訊號傳導過程中,在保持活體生物體內電特性的功效上,液態金屬要比模擬體液的環境要好。

研究:液態金屬可連接受損神經 健康達人網
▲藍色的管路裝液態金屬與促進神經細胞生長物質,連接在斷裂的神經細胞中間。(封面圖片來源:劉靜)

液態金屬效果接近原有神經

研究團隊先測試牛蛙的坐骨神經與小腿肌肉之間的連接,每當團隊透過坐骨神經傳送一個脈衝訊號,小腿肌肉都有接收到並反應。接著,團隊切斷神經連接,並在切斷處用兩種物質連接起來,一種是液態金屬,另一種是靜脈注射常用的林格氏液──一種更營養的生理食鹽水。結果發現,透過林格氏液的電傳導有明顯弱化的傾向,但透過液態金屬傳導,效果很接近原本完好的神經連接。

劉靜團隊用的液態金屬是鎵銦錫化物,這種合金在人的體溫等級是液態的,而且對人體無害。鎵銦錫化物一直被用來做很多領域的研究目標,例如注入人體後,可以表現出造影的功能。因此,用鎵銦錫化物做神經與肌肉的連接,當工作完成後,也可以透過造影功能找到他們,然後完全移除。

這項實驗給了人們一個美好的想像:造一根管子,裡面充滿了液態金屬與促進神經細胞成長的物質,然後就可以把斷掉的連接重新接起來。不過這個想像還需要更多實驗與時間才可能達到,例如,用這種方式能夠保存多少肌肉原有的功能?液態金屬會不會反過來干擾神經細胞再生?液態金屬真的對人體無害?

(封面圖片來源:p.Gordon via photopin cc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2020年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全國乃至全球人民陷入恐慌。截至2020年2月3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0438例,疑似病例23214例,重症病例2788例,死亡病例425例。如此大規模的感染、傳播,著實令人恐慌。那麼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又是如何實現...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晚間緊急再度召開記者會,宣布國內新增3例確診案例,加上下午才宣布的2例確診武漢台商,累計確定病例數一天之內增加到16人,其中案1、案2分別為北部50多歲男性及50多歲女性,兩人為夫妻,1月22日與另2...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晚間緊急再度召開記者會,宣布國內新增3例確診個案,讓國內累計確定病例數在短短一天之內爆增5例、增加到16人。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確診者中有一對自香港轉機至義大利旅遊的退休夫妻,平常生活單純無中國親友及旅...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隔離防疫好消息、壞消息齊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首批武漢包機返台的台商247人當中,除了一下機就發燒確診的1人之外,其餘隔離檢疫中的246人最新採檢結果出爐,目前全數採檢陰性;不過,令防疫單位更頭痛的是,「寶瓶星號」上千名台灣人明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