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退休後的生活,常常讓許多老年人覺得頓時失去重心,生活變得無聊乏味,甚至感到孤獨,當心心智衰退快速、憂鬱症也因此找上門;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感到最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了20%。

憂鬱、孤獨 都會加速心智衰退

這份研究來自八千三百多名65歲以上的美國人,受測者在1998至2010年之間,每兩年就接受一次評估。其中,17%的人在研究開始時表示感到孤單,而在這些感到孤單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患有憂鬱症。

研究發現,相較於滿意自己社交網絡和連結的人,感到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不感到孤單的人快了20%。另外,研究開始時,感到憂鬱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也較快。Nancy Donovan 博士表示,在這12年當中,即使只是一或兩個憂鬱症狀,也與認知功能衰退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孤獨感。雖然孤獨感和憂鬱症呈現緊密相關,然而孤獨感本身可能就影響了認知功能。

不喜與人互動者 易產生孤獨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胡維恆指出,孤獨的人通常較少身體與心智活動,而覺得孤獨的人本來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憂鬱的症狀中本來就有負向思考、自責、注意力降低、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等症狀,孤獨可能是憂鬱造成,如果漠視或當作老化來看待,則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孤獨可能是因為原來的個性,本就不喜歡與人互動,也可能是人際上與人不睦或位居高位、退休後不習慣較為單純的生活模式,因此相對容易產生孤獨感。

多參與家庭聚會、志工活動

由於與人的互動少,各項心智刺激就變少,因此,可設法增加更多與人的互動機會,例如晚輩多和他講電話、和老同學或朋友碰面、舉辦家庭聚會、參加志工活動、去區民活動中心下下棋,甚至是利用平板上網打打麻將等,特別是家中晚輩對年長者的鼓勵,及設法提高生活品質,透過積極活動讓他們來改善持續性的憂鬱和降低孤獨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別讓身高成為孩子的終身遺憾!國中一年級的小玲身高只有142.3公分,體重33公斤,和同學站在一起看起來總是比較嬌小,媽媽擔心她過了青春期,就不容易再長高,因此到醫院求診。經小兒科醫師診察後,發現小玲有生長遲緩現象,身高和體重都低於同年齡孩子三個百分位,評估結果為偏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時序雖來到春天,天氣卻仍十分陰冷,照顧寶寶的同時,除了注意保暖外,也要特別留意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以避免事故傷害發生造成遺憾。依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嬰兒主要死因,103年嬰兒猝死症候群死亡30人,占嬰兒死亡原因3.9%,為嬰兒死因第6位。 仰睡不會嗆奶 不可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安安的父母工作忙碌,從小由奶奶帶大,小時候會跑會跳也會自己玩玩具,直到上了幼稚園發現課程跟不上、遊戲課及體能課總是慢半拍也做不好,後來越來越沒自信,甚至開始討厭上學,聽了幼稚園老師建議才至復健科做發展評估檢查,職能治療師利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為安安施測,發現安安可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六十六歲的林先生平時習慣每日抽一包菸,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近期因右手無名指疼痛且無法活動,他連續求診幾家醫院,都被告知截肢的可能性相當高,而至斗六成大醫院就診,醫師觸診發現他右手無名指冰冷且發紺,指動脈搏動消失,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也延長,但尺動脈與橈動脈的脈動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