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穀物沖泡「飲」藏添加物 三大雷區要小心

穀物沖泡「飲」藏添加物 三大雷區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寒流來襲,很多人喜歡泡一杯又香又濃的穀物沖泡飲(穀奶)或堅果飲來搭配早餐,市面上許多的沖泡飲為了增添口感與濃稠度,常常使用堅果穀粉以外的化學澱粉、麥芽糊精、關華豆膠等做為增稠劑,甚至加入各種香精香料來掩蓋穀物天然的臭味或油耗味,但是,化學添加物可能造成身體負擔。程涵宇營養師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應該選購成分完全天然的穀物或堅果沖泡飲品,購買前務必仔細辨別成份標示,只要是名稱看得懂的食材大多屬於天然食物,就能吃到堅果穀物的營養與元氣,減少化學添加物的負擔。
近年來,在追求健康的潮流下,食品包裝常常為了符合消費者的喜好,標榜著大大的「無添加」、「沒有化學物質」等字樣,增加吸引力,但若沒有注意「飲」藏的地雷區,可能就掉入產品包裝上的文字陷阱,。
陷阱1:標榜「無添加糖」,卻使用其他類型糖漿或澱粉、熱量居高不下
天然堅果的熱量源自優質的植物脂肪,然而市售非100%天然的穀物沖泡飲或堅果飲,大多添加糖調味,即便宣稱100%無添加糖,也常常可在成分表中看見摻入葡萄糖漿或澱粉類原料,例如:麥芽糊精、葡聚醣、全脂奶粉或各式人工澱粉,來增加飲品的濃稠度與風味,結果營養變少了,源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反而暴增,甚至達到整體熱量的七至八成,都可能是導致你吃進高熱量的地雷添加物之一。
陷阱2:標榜「無添加人工香精、香料」,卻使用增添風味的化學添加物
穀物堅果飲裡的調味料或副原料也很有玄機,原味堅果不用調味就有天然香氣,但經過加工做成的市售堅果飲後,經常添加各種香精香料,創造濃郁香味以吸引消費者。市面上有許多標榜「無人工香精添加」的沖泡飲,成份表一攤開還是含有改善口感風味的化學添加物,例如「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和「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這些添加物常用作抗氧化劑,同時增加鮮味、類似味精的作用。更引人不解的是,堅果本身就含優質油脂和維生素,但許多堅果飲卻還是添加棕櫚油、調和植物油粉、維生素、礦物質等各種添加物,甚至是連許多民眾都看不懂的化學成分(香莢蘭醛、苯乙酸乙酯、異丁香醇…等)。
陷阱3:標榜「無添加防腐劑、無添加人體有害物質」,玩文字遊戲難看破
無添加防腐劑是最常見的食品訴求,但如果是食品,真正要做到無添加防腐劑,只有一個方法:無菌充填、無菌包裝,在高溫殺菌之後用可靠的包裝材質完全密封,像是保久乳或是罐頭。多數業者若無法做到在殺菌與包裝上的高標準,就很有可能將防腐劑的成分,改為其他名稱的添加物卻標榜「無添加人體有害物質」這樣的說法就更是定義不明、玩弄文字遊戲,消費者千萬要在選購之前,認識清楚。
挑選優質的全天然堅果飲品,少添加、多健康
營養師程涵宇提醒,若在市面上買到攪拌起來相當濃稠,或味道非常濃郁的堅果飲品,就要注意該產品可能含有增稠澱粉或是化學香料。目前已有許多標榜100%全天然的堅果飲產品可供消費者選擇,但得仔細找出食材都是天然成分的優質產品,別只是看到包裝上大大的「無XX添加」字樣就直覺以為沒有化學添加物,要養成選購前看成份表的習慣,並多加注意產品提供的食品安心履歷,直接查詢所有成份來源與檢驗報告,聰明選擇就能少添加、多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女人的年齡,並不僅僅寫在臉上,更是刻在心裡。當一個女人,了悟了生命,釋然了年齡,那無論如何的歲月變遷,衰老,拿她無法! 一條黝黑過腰的大辮子、一身雪白的連衣裙,當然還有每次都那麼驚艷的民族裝飾、透著誘人藍色的孔雀羽毛頭飾和頸飾…… 很多人都想分享她的養生之道,讓我們拋開...

閱讀詳情 »

一每天只喝少量此酒,對膝蓋疼痛,白內障,老年癡呆等症狀的治療在日本已經非常盛行,效果相當驚人. 二服藥也無法降下的血壓,喝此酒後即超正常安定. 三無論何法都不得降不下的糖尿值,喝此酒後血糖   下降. 四喝此酒後惱人的老花眼會有很大的改善,一般報刊雜誌不需戴眼鏡就可閱讀. 五夜尿頻繁症,...

閱讀詳情 »

自打立秋後,雖說氣候一日比一日舒適,但隨之而來的秋燥卻讓不少人出現了嗓子乾疼,咳嗽不止的不適症狀,我就是其中的一員。不知怎麼了,上個禮拜日嗓子又腫又疼還伴隨咳嗽不止,喝了多少水也不見成效,我的親戚發給我的一個小偏方,我才算是徹底被解救了。     說起來其實...

閱讀詳情 »

高血壓的本質! 高血壓在我國發病率已經近2億人,高血壓的並發症帶來的危害眾所周之,造成個人和家庭的悲劇比皆是..... 心臟的工作原理和高血壓的生成原理和過程: 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將血液送往全身。心臟將血液打出來後,進入大動脈,大動脈接到血液後,會不斷透過收縮,不斷傳接,將血液送到動脈,毛細血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