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併發症惹禍! 男子心肌梗塞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本身無重大疾病,平時也無健康檢查習慣,某天與朋友外出吃飯時,胸口突然感覺異常悶痛,所幸緊急送醫才撿回一命。日常注重養生的他,從未想到自己會因「急性心肌梗塞」差點喪命,進一步檢查才驚覺已罹患糖尿病多時,因長期代謝不正常,才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隨著飲食西化,患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人數遽增,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博淵說明,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列居第五名,統計每隔56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為糖尿病主要類型約占96%,主因「胰島素阻抗性」導致患者隨血糖升高,逐漸出現吃多、喝多、尿多、容易疲勞,甚至體重減輕、傷口不易癒合等,更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在診斷時就已經有心血管併發症存在。只因發病初期無症狀,患者往往錯失早期治療契機。

因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可分為「小血管病變」及「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不全或是神經遲鈍,嚴重者可能引起失明或腎衰竭等情形;而「大血管病變」則恐有心臟疾病、中風、截肢等。台灣有高達48%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併發症,不可不防。

張博淵進一步解釋,除了飲食與運動控制之外,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建議、積極配合藥物治療,目前治療方式除了胰島素針劑及口服藥物外,還有針對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性」使用之「胰島素增敏劑」,可改善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維持血糖控制,並可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發生。

張博淵叮嚀,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有肥胖情況、40歲以上成人、或曾有妊娠糖尿病者,以及糖尿病病史等高危險群,平時就應該注意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值是否於正常範圍;另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用藥,請勿私自停藥、減量,或是聽信偏方延誤救醫,耐心且積極追蹤,才能有效對抗心血管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退休公務員王先生,每天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平時沒事就和太太一起整理家裡花圃,或約三兩好友泡茶聊天,生活看似愜意,但是,王先生卻一直為了一件事情而感到心煩:原來他一直都有攝護腺肥大困擾,常常在整理花圃或者是泡茶聊天時,才坐沒多久就想去小便。小便都得使力尿,偏偏又尿不乾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生活在現代社會,不可避免地時常被許多事情壓得穿不過氣,這時候該怎麼幫助自己保持好心情以面對種種壓力呢?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師鄧夙舫提供5個小祕方,當你感受到壓力時,不妨嘗試看看!祕方1、停下來當你覺得被很多事壓得喘不過氣時,請停下所有的動作及思考,輕輕閉上眼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為終結全球兒童肥胖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發布指南,2歲以下孩童不推薦看電視、打電動,而3-4歲孩童則應限制在半小時內。WHO表示,與父母或照顧者互動,對於孩童發育至關重要,包含閱讀、玩遊戲和體育活動,都比使用任何螢幕(電視、手機等)重要,也鼓勵規定就寢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默克細胞癌」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皮膚癌,較黑色素瘤更為惡性、病程進展更快速。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燿宇醫師說明,默克細胞癌在台灣一年大約新增10-15位案例,他曾收治一名50歲的案例,先前在手肘摸到不明硬塊,覺得不對勁而至皮膚科就診,檢查後確診是默克細胞癌。因為發現的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