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不喜歡吃肉類的朋友們快速上手,知道想補鐵的話有哪些水果以外的植物性食物可選擇,Stella整理了新版食品成份資料庫,將食物依素食朋友的飲食習慣,分為做為副菜搭配的蔬菜類,以及做為主食或肉類的主菜類兩個圖:
如從圖一「含鐵量較高的藻類、菇類和蔬菜」表中,你會發現紫菜、髮菜含鐵量最高,但重點是這類蔬菜一次使用量很少。以紫菜為例,曬乾的紫菜很輕,一碗紫菜蛋花湯可能只會用到3、5公克,故儘管它每100公克鐵含量最高,但一般一次食用量可能只會吃入2~3毫克的鐵。而蔬菜類的食茱萸鐵或許鐵含量不到紫菜的一半,但蔬菜一次要吃100公克很簡單,故相比之下吃蔬菜補鐵會較紫菜補鐵來得"實際"。
1.搭配維生素C一起吃
穀類、蔬菜等植物中的鐵為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其吸收率約5%左右,僅為血基質鐵(Heme Iron)的1/4~1/6。由於非血基質鐵的吸收需要靠血紅素攜帶蛋白(Heme carrier protein 1)的幫忙,而食物中的非血基質鐵多為三價鐵,需先還原成二價亞鐵離子後才能在小腸前段被吸收。故吃含鐵量高的穀類、蔬菜等食物的話,最好搭配維生素C一起吃以增加鐵的吸收效果。有研究指出只要75毫克的維生素C就可讓非血基質鐵的吸收率上升3~4倍。
雖然全穀類、豆類、核果類及種子營養價值相當高,但這類食物也富含纖維和植酸這兩個會影響鐵吸收的成份。植酸因為會和非血基質鐵結合而降低鐵的吸收率,纖維則是會包裹住鐵質,減少了鐵與腸道黏膜的接觸而降低鐵的吸收。故若為了補鐵而吃的話,建議還是盡量少以全穀類、豆類、核果類及種子類食物作為主要的補鐵選擇。特別補充說明一下,因為發酵過程會破壞植酸,因而降低植酸對鐵吸收的干擾,故發酵過的黃豆製品如味噌、納豆等鐵的吸收率會較黃豆好。
由於茶和咖啡中的單寧會與鐵質結合成為不溶解的鐵,而影響鐵質的吸收,所以吃附圖中的高鐵食物時不要搭配茶及咖啡等飲料一起食用,最好時間間隔一下。
因為鈣和鐵會互相競爭吸收,所以若鈣含量太高的話可能會抑制鐵質的吸收,因此高鈣食物(如牛奶)不宜和鐵劑或富含鐵的食物一同食用,最好隔開使用。
除了鐵外,蛋白質、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或銅等營養素也都和造血有關,缺乏的話都可能導致貧血。其中蛋白質是血紅素的主要架構,維生素B6、B12、葉酸則和紅血球合成有關。
★此為 Stella營養師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有任何Q&A問題都可以提出喔!
★歡迎加入 “媽媽寶寶成長社”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20427148134835/
本文圖1來源 flickr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