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緊張、壓力大不是「想太多」 恐焦慮症在作怪

緊張 壓力大不是「想太多」 恐焦慮症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你常常會因為緊張、焦慮,而感到失眠、胃痛、胸悶嗎?當心可能是焦慮症在作祟,醫師表示,所謂的焦慮症,指的是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擔心及害怕,例如:學生害怕考試考不好、阿兵哥害怕女友會兵變等,雖然適當的焦慮有益身心,但若是過度、長期的焦慮,恐怕就會帶給人痛苦。

心悸、胸悶 都是焦慮症反應

一般來說,焦慮症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是因為慢性的焦慮,會使交感神經(又稱自律神經)被激活,進而產生交感神經亢奮的一系列身體症狀,如心悸、胸悶、手抖盜汗、肌肉緊繃、胃痛腹瀉、頻尿、失眠等。

而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黃長治醫師表示,其實焦慮症表現方式有很多,像是泛焦慮症是慢性長期的焦慮、恐慌症是短時間強烈的焦慮、畏懼症是對特定對象產生的焦慮、創傷後壓力症是由極度的創傷而產生的焦慮等皆是。

責任感重、易壓抑情緒者 屬高危險群

那有沒有哪些人容易焦慮症罹患?黃長治醫師表示,像個性內向、急躁、完美主義、想法固執、責任感重、自信心低者,亦或者像是有焦慮體質的人,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害怕被他人說閒話、對很多事情會感覺壓力沉重、害怕社交活動、恐慌及強迫等,都屬於罹患焦慮症的高危險群

此外,民眾普遍都認為焦慮、緊張和壓力大就是「自己想太多」的關係,只要能夠控制即可,孰不知罹患焦慮症的病人,就是因無法克制自己焦慮而感到痛苦。

血清素不足 恐引起焦慮症

在治療方面,增加血清素有助於改善焦慮體質。黃長治醫師表示,焦慮體質及焦慮症狀是分開的,目前治療焦慮體質的藥物,是增加病人腦部的血清素,因為過去曾有許多研究指出,腦部血清素失調是引起焦慮症的一個重要病因,一旦血清素不足,除了容易引起焦慮外,也容易有衝動、心情起伏大、胡思亂想、暴飲暴食等症狀。

而急性焦慮症狀,則需使用含抗焦慮成份的鎮靜安眠藥物,但此類藥物會有嗜睡的副作用,且少數病患會成癮,另外,有時焦慮的症狀太嚴重,甚至引發恐慌發作及換氣過度,則需要鎮靜安眠藥物的針劑治療。而焦慮症的非藥物治療包含放鬆訓練、認知行為治療、生物回饋治療等,搭配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你聽過子宮也會「感冒」嗎?常有人說,在月經來潮時,會感到疼痛難耐,就代表子宮感冒了。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林曾翠霞醫師解釋,子宮感冒是民間說法,中醫師較不會使用這名詞,通常是以「子宮虛寒」、「宮寒」來稱呼。從中醫的角度而言,子宮不只是單一臟器,而代表整個生殖系統。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20歲出頭的男孩,卻在一星期內,雙腿由原本的輕微疼痛,後來出現無力、癱軟,甚至沒辦法走路,大小便也有問題,急忙求診。神經外科醫師說,影響到脊椎骨的腫瘤大多數是轉移性腫瘤,而他的腫瘤病理切片報告也證實是淋巴癌的轉移腫瘤,所幸發現得早,淋巴癌在相關治療下獲得控制。 神...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少數人喝咖啡會有心悸現象,但倘若合併有呼吸喘、水腫或精神不濟的倦怠現象,就需要留意是否有心臟方面的問題。一位嗜喝咖啡的中年男子,偶有心悸現象,原以為是咖啡因作祟。但近期因持續胸悶、氣喘,且症狀持續約一週之久,甚至無法平躺、體重激增,下肢也開始有水腫的現象而就醫。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氣溫節節高升,動輒就是30度,很多民眾喜歡吃冰消暑,更喜歡咬冰塊享受口中冰度破錶的快感,但牙醫師卻提醒,不管是咬高硬度的冰塊,還是大嗑魷魚、甘蔗或啃蟹腳,當心這些美食,都是導致牙齦受損、造成牙齒磨損的禍首! 進食剋星:魷魚、甘蔗、蟹腳通通入列 24歲喜好美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