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膚外傷 結痂掉後3-6月去疤關鍵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年假期間出遊人潮眾多,大大小小的意外傷害隨之增加,年後皮膚科求診潮也開始顯現。皮膚科醫師提醒,肌膚傷口越早治療,留疤機會越小,通常肌膚傷口結痂脫落後3-6個月是肌痕形成的時機,若要有效減緩肌痕發生,應把握這段關鍵黃金時期做好保養,保養時程三、五個月至一、兩年不等,通常3年內都算新生肌痕,長期且持續的護理是促進改善的不二法門。

皮膚科醫師吳敏綺指出,根據臨床觀察,長假結束後通常會引起一波肌膚狀況的求診潮,其中以女性患者居多,大部分是在旅程中意外造成肌膚傷口,常見狀況如潛水時遭水母攻擊、戶外爬山的刮撞傷等,因傷口不大未特別留意,等到發現才驚覺皮膚上已留下疤痕。

吳敏綺醫師表示,這些不大不小的傷口正是最容易留下肌痕的危險因子!因為傷口恢復過程中,很容易因忽視而沒做好醫藥塗抹與保養。通常傷口紅腫症狀3-4天後至第3個星期,是填補傷口、新皮再生以及傷口癒合的過程;第21天開始持續兩年,傷痕周圍的膠原纖維會重整,結為永久的疤痕,通常傷口結痂脫落後的3-6個月正是肌痕形成時機,要減緩肌痕發生,就應該把握這段關鍵時期,做好居家護理與保養。

吳敏綺醫師建議,保養品質可依自己偏好選擇乳液或油脂類產品,重點是需穿透性高、潤澤度強;而成分可選擇富含維生素A與維生素E的產品,改善肌膚彈性、紋理及膚色,同時強化保濕,幫助傷口癒合。

至於出外遊玩時,吳醫師提醒,民眾必備含類固醇的抗過敏藥膏,以及治療外傷的抗生素藥膏,在第一時間壓下發炎反應,以免持續發炎破壞皮膚。若有外傷破皮,可先塗抹含抗生素藥膏;若曬傷,可先冷敷再塗抹類固醇藥膏;若被水母螫傷,先以海水沖洗降低刺激,再擦上含類固醇的抗過敏藥膏。切記越快處理傷口,越能降低肌膚留下疤痕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72

相關推薦

1、蜜汁含漱法:   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淡、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2、蜂蜜療法: 將口腔洗漱乾淨,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涂於潰瘍面上,涂擦後暫不要飲食。15分鐘左右,可把蜂蜜連口水一起嚥下,再繼續涂擦,一天可重複涂擦數遍。   3、木耳療法:&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元宵佳節即將到來,在快樂出遊賞花燈的同時,免不了依照習俗來碗熱呼呼Q軟暖胃的元宵應景。但你知道嗎?4顆元宵的熱量就高達300多大卡!營養師說,這些熱量至少得快走一萬步才能消耗。在此佳節,如何能兼顧健康,又能享受美味的元宵,就由營養師來告訴你秘訣!甜元宵常以花生或芝麻作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敏感肌常困擾很多人,其中又以酒槽性肌膚問題最多,除了發紅起疹子外,還會有臉部腫脹感。然而,許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我不喝酒,我會有酒糟性肌膚呢?皮膚專科醫師莊盈彥表示,酒糟性肌膚是一種膚質,簡單的說,就是肌膚發炎的現象,而目前,關於酒糟性肌膚的成因仍然不明,醫學上,認為這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3歲中年婦女,春節期間連續數天打麻將,引起痔瘡復發,不僅血便,痔瘡組織還脫出肛門外,緊急就醫進行手術治療。醫師指出,過年後就診的痔瘡患者比平常多出2成,除了有患者多年痔瘡出現復發外,也有人因大啖過度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再加上熬夜,而出現輕微痔瘡的症狀。根據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