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肚臍著涼 易致月經不調

肚臍著涼 易致月經不調


肚臍是最怕著涼的地方,作為腹壁的最後閉合處,因屏障功能較差,
在人體又屬相對虛弱之地,易受涼而染風寒。
中醫上認為,肚臍眼是人的神闕穴。夏天了,再熱也別露出自己肚臍眼。

肚臍對於人們來說是個非常熟悉的部位,它位於腹部正中央凹陷處,
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
在中醫經絡系統中屬於任脈的穴位——神闕穴。

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
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
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人體先天的稟賦與這個穴位關係密切,古人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的說法。

肚臍保暖很重要

肚臍是最怕著涼的地方。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
作為腹壁的最後閉合處,皮膚較薄,敏感度高,
具有滲透性強、吸收力快等特點。
因屏障功能較差,在人體又屬相對虛弱之地,易受涼而染風寒。

睡眠時更要注意臍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瀉或感冒。
尤其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特別是經期女性,血管處於充血狀態,
穿露臍裝最易因受涼而使盆腔血管收縮,導致月經血流不暢
時間長了會引起痛經、經期延長、月經不調等。

此外,穿著露臍裝會使腰腹部裸露,
容易受冷熱的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病菌的入侵,
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
而且臍部肌膚較嬌嫩,易於受損,
臍眼又容易彙集污垢,如不小心也會引起感染。

溫養肚臍,可鼓舞一身之陽氣。
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
還可以治療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
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症。

揉按肚臍有助養脾胃

按摩臍部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
大便溏瀉者可調,秘結者可通。

方法:
仰臥,兩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於臍部,
左掌放於右手背上,順時針輕輕按摩36圈。
然後,換左掌心按於臍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時針輕輕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掌心左下右上疊放貼於肚臍處
逆時針做小幅度的揉轉,每次30圈,也可起到溫養神闕穴的作用。

經常堅持揉按肚臍,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
利大小便,加強肝臟腎臟的新陳代謝,使人體氣血旺盛,
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
而且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妳也有這樣的感覺嗎?明明吃的不多,但體型卻不聽使喚地橫向發展,且不斷聽到小孩抱怨自己最近脾氣暴躁、易怒,加上晚上睡覺就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睡不著,當心這些可能都是更年期帶來的身體變化;有些人會尋求荷爾蒙療法協助,但其非人人都適用,現在也有非荷爾蒙藥物可以供女性做選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出頭女性,腰部持續痠痛,她都不以為意,直到六月底,她在家中不慎滑倒,沒想到這一跌,竟然就把大腿骨跌斷了!送醫後照X光,這才發現她的肺部長了一顆腫瘤,而且就是因為癌細胞侵蝕骨頭,才導致她的大腿骨一摔就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政昌解釋,肺癌初期大多沒...

閱讀詳情 »

日前有學者提出「陰道無菌」、「陰道有40層皮膚」的說法,驚動醫學界!婦產科醫師直指此說法無醫學根據,並回應:「陰道不可能是無菌狀態!」如果陰道沒有正常菌叢存在,反而可能會造成陰道發炎,甚至影響受孕。但是,提醒女性仍然要注意私密處的清潔,避免細菌感染,以下並分享有關陰道的小秘密。 女性陰道內含有乳酸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於今年推動長照給付及支付新制,以提升支付效率、增加長照服務提供量能,並重新定位各項長照服務,實施以來,受益人數、據點布建及資源連結效率等均有所進展。共同布建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複合型服務中心(B)、巷弄長照站(C),建構綿密的照顧資源網絡,提供民眾整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