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肚臍裡的“泥”可以摳掉!!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腹部是人體最性感的位置之一

肚臍裡的“泥”可以摳掉!!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肚臍、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

可別看這小小的疤痕,儘管它已經完成了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母體給胎兒輸送營養物質的傳送帶,但它仍然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

人的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不信?如果你用膠帶把肚臍貼上,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肚臍裡的“泥”可以摳掉!!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1、向上形肚臍: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形成一個上尖下寬的三角形,不論男女,多半他們的胃、膽囊和胰臟的情況不佳。

2、向下形肚臍:形狀與向上形相反,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亦要注意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疾病。

3、偏右形肚臍:易患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4、偏左形肚臍:腸胃不佳,宜注意便秘、大腸粘膜等疾病。

5、淺小形肚臍:肚臍眼又淺又小,具有這樣肚臍者,身體都較為虛弱,他們的體內激素分泌不正常,經常會感到渾身乏力。

6、海蛇形肚臍:因靜脈擴張使肚臍的周圍如海蛇纏繞一般,這種肚臍是肝硬化等肝臟疾病常見的徵兆。

7、凸出形肚臍:當腹內有大量積液或卵巢 ​​囊腫時,肚臍向外突出。

8、凹陷形肚臍:當腹內有炎症時,如粘連性結核性腹膜炎,肚臍向內凹陷。

另外,腹壁皮膚因緊緻而發亮,臍周圍靜脈突起、曲張。此種症狀主要見於肝硬化患者。

肚臍眼裡的泥能摳掉嗎?

肚臍是比腹部其他地方皮膚與腹腔內聯繫要更緊密的,所以洗的方法不當,會對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不適,也就是肚子疼

所以,肚臍眼裡的泥不是不能洗,而是應該保持清潔,但洗肚臍的方法比較講究:

不能像挖耳屎、鼻屎那樣用力,而是應該用棉籤一類較軟的東西沾上浴液,“點到為止”地清洗。

如何關愛臍部,注意臍部衛生

要注意防風防寒

早、晚天氣較涼爽時或者陰雨天,最好不要穿露臍裝,穿露臍裝騎車時,車速不宜太快,睡眠時應在腹部蓋上薄物或使用護臍帶。

防止臍部意外受損傷

臍周部位裸露,因缺少衣著的保護,往往容易遭到意外損傷,如燙傷、擦傷、劃傷等。因此,日常起居或工作中要小心。

盡量不要進行紋飾

女孩們往往覺得穿露臍裝還不夠吸引眼球,喜歡在臍部貼飾圖案,甚至文身、掛環,但是如此會造成一定的健康隱患:

因為貼飾會妨礙皮膚的排泄功能,可能引起濕疹、汗疹等皮膚病;文飾的顏料往往含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化學成分,如在營業場所文飾,共用文針還有可能傳染疾病,所以請慎重。

肚臍裡的“泥”可以摳掉!!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所以你知道了:肚臍是個柔弱而且重要的部分,日常要注意保護,不可忽略它。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共確診3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例,分別為花蓮縣8個月女嬰、台東縣3歲男童及台中市16歲男性,個案都有發燒症狀。疾管署呼籲民眾落實正確勤洗手及正常作息,避免長時間停留在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出現發燒、頭痛、頸部僵直、噁心、嘔吐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疾管署副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冬天一到,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困擾:每次洗完澡,不管抹多少乳液都不夠!總會感覺皮膚乾乾癢癢的!皮膚科醫師建議大家,可以趁洗完澡、身上水分未乾時,抹上保濕乳液,必要時加點按摩精油,如此便可避免水嫩肌膚變成粗糙蛇皮!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詹融怡表示,入冬以後,肌膚的皮脂線和汗腺分...

閱讀詳情 »

最近牛奶檢驗報導,又讓食安問題繼續延燒~多數人總是想:多喝牛奶可補充「鈣」質,預防骨質疏鬆但,【五代中醫】張維鈞院長表示:「並非任何人都適合喝牛奶,若攝取過量,反而會加重肝腎腸胃代謝負擔,還會導致骨質疏鬆。」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且能補給熱量。人類從嬰兒時期開始到成長發育期間,蛋白質和鈣質的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經常久坐、不愛喝水愛喝飲料、完全不運動,小心身體出狀況!最新調查發現,7成2的民眾經常久坐或久站、3成每天喝水量不足又不運動。醫師表示,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加速身體老化,並引發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等相關疾病,雖然年輕時身體「無感」,但年過40歲,健康狀況就會開始出狀況。《健康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