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胃不好的人多看看!

胃不好的人多看看

1、最養胃的,是麵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2、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3、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4、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

  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飯後1-2小時後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點;

  二是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如饅頭等;

  三是早晨喝牛奶時要同時吃些饃、米飯、麵包、餅乾、點心等含澱粉的食物,這樣可使牛奶在人胃中停留時間較長,牛奶與胃液能夠充分發生酶解作用,使蛋白質能夠很好的消化吸收。

  5、胃不好,要少食多餐。

  6、花生,生吃最好,飯前吃個4到6粒,吃太多反而傷胃。

  7、大棗、豆腐、白菜、牛奶、胡蘿蔔、健脾和胃。

  8、蘋果、柚子、葡萄、桔子、風梨,防脂肪積聚,補心益氣生津止津。

  9、核桃、榛子、松子、桂圓、花生等堅果食品可及時補給微量元素益骨質健康。

  10、花生,蜂蜜都是養胃的。

  11、紅茶蜂蜜,十分養胃。

  如何養胃: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範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應該戒菸、酒、咖啡、濃茶。

  4、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7、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11、胃病不能吃高油脂類東西。

  養胃秘訣: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二、改變飲食習慣:

  按時就餐,坐著吃飯不要站立或蹲著。戒吃辛辣、油炸、煙熏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積極食療和按摩保健:

  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平心靜養,胃病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久坐不動,當心把你的大腦越坐越變小了!董氏基金會今(23)日提醒,近期有許多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會影響大腦健康,更容易失智,以美國一項研究為例,就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到60歲時,大腦的體積較小、測驗的結果也較差;而預防失智有動就有效,民眾千萬別拖到晚年來不及了。 這一項研究...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國內新增1名武漢肺炎(COVID-19)境外移入個案,於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最新疫情。加上今天新增的1例境外移入,國內累計618例確診,分別為52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民視新...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普遍不愛曬太陽,若加上運動不足、營養失調,恐加重骨質流失、增加骨鬆風險!聯安診所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吃對食物是補充鈣質、預防骨鬆的重要關鍵,尤其飲食要少吃含高磷或碳酸的飲料及含鋁胃藥,並選擇補充奶、蛋、芝麻或高鈣蔬菜等,以強化骨骼健康。  台灣骨折發生率高,光是髖關節骨折每年就有將近2萬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跌倒是銀髮長者常見的居家意外,85歲的廖老先生日前因在家踩小凳子換燈泡,不慎跌落而斷三根肋骨,緊急治療後需再靜養一個多月才能逐漸復原。為什麼在最安全的家也會受傷?醫師表示,很多來急診就醫的長者,都是因為不想一點小事就麻煩子女,或是子女剛好不在家,就自己爬上爬下拿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