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腕隧道症候群怕開刀!她手麻3年被痛醒

腕隧道症候群怕開刀!她手麻3年被痛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33歲的上班族女性,因工作長期使用電腦,三年前發現右手整天都有麻麻刺刺的感覺,且要不斷甩手才能減輕不適,就醫檢查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雖然試過注射過類固醇、復健治療、針灸,但效果皆並不明顯,於是醫師建議她手術治療,將腕橫韌帶切開,釋放腕隧道的壓力,不過患者懼怕開刀,加上沒時間請假休養,所以就一直沒有處理。

直到去年幫忙家裡包粽子,連續三天下來,發現手指麻刺感怎麼甩也甩不掉、無法拿太重的物品、在睡覺時還經常被刺痛感所驚醒,甚至連用筷子夾菜時,菜都會掉到桌上,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幸在接受了小針刀治療後,她手指的麻刺感都不見了,且半夜睡覺也不會被痛醒,還給她一個良好的生活品質。

手麻別輕 延誤治療恐致永久性神經受損

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廖千慧中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是種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通常發生在需重複手腕動作的人身上,如電腦族、廚師、生產線作業員等,且女性發生此問題的比例,為男性的3~10倍。

病患時常夜間被痛醒,初期甩一甩或許可以減輕症狀,大多數的人會以為是自己睡姿不良壓迫手腕,而延誤就醫,因此呼籲民眾不要輕忽手麻,以免導致永久性神經受損退化的嚴重後果。

至於在治療上,除了可透過注射過類固醇、復健等方式來的達到效果,但類固醇並不能經常施打,所以,可利用小針刀快速鬆解沾粘及肥厚的組織,進而解除僵硬、疼痛、活動困難的問題,只是,在治療後的24小時內,需避免手腕的過度使用或搬重物。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南韓MERS-CoV疫情新增至25例,雖然南韓衛生單位表示屬院內感染,但部分病例並非指標病例收治醫院之住院病患,且首爾當地醫院也開始啟動門急診發燒篩檢,因此,疾管署綜合疫情研判,不排除首爾已發生社區感染。  並自即日起提升首爾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已經開始準備應景的粽子,南投醫院營養師表示,粽子熱量高,對於要控制體重及各項慢性病的民眾,如何選擇及控制,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一般來說,粽子每個熱量大約為400到500卡。而市售也有許多不同口味的粽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飲酒對於部分民眾而言,雖然有放鬆、紓壓的效果,但若是飲用過量,恐怕就會出現反效果!一名35歲的張先生,過去身體健康,但平日嗜酒,喜歡與朋友喝個沒日沒夜,直到日前他喝完兩瓶米酒後,便開始出現嘔吐症狀,原先只吐出食物,結果沒想到卻突然吐出大量鮮血,嚇的朋友趕緊將他送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豆干、豆皮、豆腐,近來搭上國民健康潮,攝取植物性蛋白成為保健主旋律後,菜市場多種豆類製品,或是便利商店架子上的豆漿,都成了熱銷產品。然而,菜市場所販賣的豆類食材,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幾乎都放在常溫之下販賣,但,其實豆類食品若放置時間過久,很容易因此腐敗,所以為了讓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