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體脂肪移植新論點 密閉式手術更安全

自體脂肪移植新論點 密閉式手術更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體脂肪隆乳技術開拓了隆乳新紀元,為求精益求精, BRAVA技術創始人羅傑•庫里( Roger Khouri)及多項實用脂肪移植技術開拓者Dr. Gino Rigotti,率領眾義大利國際脂肪移植技術先驅,於日前所發布的自體脂肪移植手術發表會上,為自體脂肪移植的技術帶入了全新概念,重新定義密閉式脂肪移植對相關手術的重要性。

據瞭解,自體脂肪手術是將易囤積脂肪的部位,像是腹部、馬鞍臀、大腿內側等處多餘的活脂肪,採吸取的方式取得脂肪球,經過離心及純化後,填充到胸部、豐頰、夫妻宮、額頭等適當位置。一方面因使用患者自己的脂肪,降低了異物侵入等排斥現象,再來能同時達到抽脂的雙重效果,因此吸引了不少有需求的民眾選擇。

因為自體脂肪移植手術仰賴的是自體活脂肪的再利用,所以脂肪的存活率即成為手術的重點;不過,風華整形外科高義盛醫師表示,手術中除了脂肪的存活率很重要之外,密閉式自體脂肪移植的過程也不容忽視。而密閉式自體脂肪隆乳的觀念,更帶來了「安全」的附加價值。

高義盛醫師解釋,自體脂肪移植技術在市場上已行之有年,但受限於技術未成熟,成果並不理想。過去抽取脂肪所使用的抽脂管口徑較粗,看似加速抽取的速度,但卻無法精準抽取可用脂肪,容易參雜多餘的血水及筋膜,且在接續進行的離心過程中,接觸空氣的機率相對提高。

高義盛醫師進一步指出,現今經過進化的密閉式自體脂肪移植所使用的儀器,在抽出體內脂肪時,使用較小的口徑抽脂管外,再使用特殊的三接頭接管,在不接觸空氣下,轉移至另一無菌針筒,在無菌的環境下直接離心濾出不必要的物質,可取得純化的脂肪;因此,不論是在抽取脂肪或回填的過程中,能杜絕外在污染及空氣接觸,如此一來,不僅使術後可能因感染發炎的機率趨近於零,更大大的提升脂肪存活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愛滋知識宣導多年,但仍有許多人存有錯誤迷思。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公布與518人力銀行合作之「全台中小企業愛滋職場友善認知大調查」,邀請各中小企業業主及人資主管進行填答,問卷內容包括常見的愛滋迷思及職場狀況,如與帕斯堤一同用餐、共用馬桶。結果顯示近四成(38%)受訪者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代女性自我要求提高,醫學美容儼然成為時尚的指標,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民眾熱衷透過微整,讓自己變美、變年輕,因此坊間醫學美容診所到處都是,也出現了許多連鎖品牌,但醫療糾紛卻也層出不窮。 來路不明的水貨未經檢驗 小心愛美不成反「害」面子 江子朋醫師表示,醫美產業競爭激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不少人會感覺喉嚨裡卡痰,總是得要咳一下,將喉嚨清一清,才會覺得舒服,這也不是感冒,但就是會生痰,如果感冒了,那更是會咳不停,一直都好不了。傳統中醫認為,經常會咳嗽,多是因為肺氣不宣、肺失肅降、肺氣虛與肺陰虛等病理變化導致;尤其是近年來PM2.5所形成的空氣污染,會使肺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可能增加首次缺血性中風風險,且這一中風族群多半較年輕,年齡平均51歲,與傳統中風高風險族群很不一樣。 用藥者 發生中風風險達1.36倍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7年4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