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舒緩顏面神經麻痺 肌肉運動配合物理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顏面神經麻痺症狀,包括臉歪嘴斜、眼睛無法閉合甚至流口水等,又分為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莊雯靜指出,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多發生在腦部疾病等患者,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則多與病毒感染或臉部長期受冷風所影響。

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上,除了類固醇的藥物治療,也應配合物理治療的方式,才能有效獲得舒緩;莊雯靜說,包括紅外線、熱敷、電刺激、雷射以及按摩療法等,都能有效幫助肌肉活化,藉由按摩也能維持肌肉彈性。

治療師莊雯靜進一步說明,像是紅外線、熱敷,是透過增加臉部血液循環的方式,提供給肌肉等過程所需養分,而像電刺激則是利用刺激肌肉,產生收縮能力,另外,也可透過臉部肌肉運動,像是自行練習皺眉、嘟嘴等,或透過吸管喝水、吹氣球等方式,增進表情肌肉的活化。

若屬於無法閉眼的患者,則建議應戴上眼罩保護,避免誘發結膜炎或角膜炎等症狀;莊雯靜提醒,患者在練習臉部肌肉運動時,最好每次做3至5次且重複作10次,再配合藥物和物理治療,就能有效舒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原因未明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20~40歲年輕人,患者大部分最先察覺到的症狀為下背晨間僵硬和酸痛,經常會先誤認是生長痛或運動痠痛,藉由活動伸展會獲得改善;相反的,若不動、長期休息症狀則會更嚴重。少部分患者的初期症狀則以兩侧腳後跟或足底慢性疼痛、眼睛發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第十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得獎名單揭曉,並於本月19日頒獎,頒獎典禮上多位產官學界貴賓應邀出席,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先生、立法院王金平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龔行健院長、行政院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蔡少正司長、中央研究院吳成文院士、伍焜玉院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去年一名父親在確診為癌症末期時,其子女得知了器官捐贈的資訊,也知道器捐卡同意書必須本人簽名,為了顧及父親的感受遂未提起。有天長期在安寧病房擔任義工的姑姑到院探訪,就告訴父親,「我們到這個歲數,以前也沒對社會有何貢獻,不然等我們以後走了,就把身體可用的器官捐出來,您覺得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醫學大學研發抗癌新藥「MPT0E028」,經動物實驗發現,可對抗肝癌、肺癌、大腸直腸癌、血癌、淋巴癌、胰臟癌、乳癌、攝護腺癌等8種癌症,目前已進入第一期臨床實驗,預計明年進入臨床二期試驗,新藥最快5年後上市。台北醫學大學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潘秀玲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