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4歲的歐先生,8年前有血便以為是痔瘡,自行買藥使用3個月未見改善,擔心是大腸癌至居家附近醫院做檢查,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使用經健保核准接受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甚至還可以規劃到國外長途旅行!

好發於20~40歲年輕族群

中山附醫肝膽胃腸科醫師林敬斌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免疫失調而造成,通常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主要症狀是腹瀉、血便、裡急後重----患者總是急著想上廁所,但卻只有一點黏液、糞便或血,很容易誤以為是痔瘡,延誤診斷和治療,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病情

在生物製劑出現之前,過去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是透過皮質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方式,若上述的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就只能考慮手術切除大腸。生物製劑能夠抑制腫瘤壞死因子,更精確地針對發炎以及免疫問題做調整,林敬斌醫師指出,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不但能夠減少潰瘍性結腸炎之症狀以及腸道發炎,更能使腸道的潰瘍癒合,降低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生物製劑 健保有條件給付

健保已從9月1日起,陸續給付兩種施打頻率不一樣的生物製劑,經傳統治療療效不好,或是急性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需要有完整評估符合健保規範才能申請使用,施打之後也需要評估療效,才能續用,一次療程能最多使用38週 。兩種生物製劑都屬於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短效的生物製劑在起始劑量後,每兩週施打一次;長效的生物製劑則是每個月施打一次。

及早確診積極治療 重返正常生活

歐先生也因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讓他有不同的人生體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多年不良的生活習慣,先從戒菸開始!林敬斌醫師鼓勵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友,勇敢面對疾病,配合醫師診斷與積極治療,就有機會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生化湯是最為人熟知的產後用方,在台灣,過去統計研究顯示約有9成的婦女在產後有使用過生化湯,因此生化湯在產後調理的地位不言可喻。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生化湯可幫助產後子宮收縮以及惡露的排除,還能夠藉由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來改善血液循環。而臨床使用時,中醫師會評估產婦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五十歲葉先生從事教育服務業,常熬夜工作,有高血壓病史,過去也沒生過什麼病,對高血壓問題從不掛心,也沒服藥。偶然發生心悸、胸悶,也不當一回事。某日因熬夜工作,突然劇烈胸痛,心跳越來越快、視線變暗,右半身逐漸麻木無力,家人緊急將他送醫,經過心電圖、X光片及胸部電腦斷層攝影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熬夜打遊戲,當心成舉弱男!1名21歲商學院男大生,為了早日存到理財投資的第1桶金,於是發揮自己的專長打遊戲,兼職當起遊戲直播主,常常晚上開播到半夜才收工。雖然收到獎金眉開眼笑,但卻發現近來和女友親密接觸時小弟弟竟像股市一樣疲弱不振,即使勉強撐起來,進入3秒就軟趴趴掉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外電編譯】原本混濁的威尼斯運河,最近開始變的清澈,還能看見魚在水裡游。義大利為了抑制新冠肺炎,而限制了船隻的運行,才能在短時間內就看到改變。   為了阻止疫情擴散而實施嚴格的封城管制,卻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疫情爆發後,某些國家的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量都有明顯的下降。儘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