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在補鈣問題上,人們都很看重,各種營養藥品滿天飛。事實證明,通過飲食補鈣比藥物更有效,也更健康。這裡將含鈣量最多的前十種食物做簡要介紹,可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食補。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一名:芝麻醬

  1. 很多人以為鈣含量最豐富的是牛奶,其實在日常食物中含鈣量最豐富的是芝麻醬。芝麻醬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鈣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經常食用對骨骼、牙齒的發育都大有益處。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防止頭髮過早變白或脫落;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二名:蝦皮

  1. 蝦皮的含鈣量很豐富,僅次於芝麻醬。蝦米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老年人常食蝦皮,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老年人的飯菜里放一些蝦皮,對提高食慾和增強體質都很有好處。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三名:牛奶

  1. 牛奶的營養成份很高,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也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常見的普通牛奶是補鈣的最佳奶類。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四名:乳酪

  1. 奶製品是食物補鈣的最佳選擇,乳酪正是含鈣較多的奶製品,而且這些鈣很容易吸收。乳酪能增進人體低抗疾病的能力,促進代謝,增強活力,保護眼睛健康並保持肌膚健美;乳酪是的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利於維持人體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穩定和平衡,防治便秘和腹瀉。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五名:芥菜

  1. 芥菜除了鈣含量很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D。芥菜開胃消食,提神醒腦,解除疲勞,還有解毒消腫之功。明目利膈、寬腸通便,可作為眼科患者的食療佳品,還可防治便秘,尤宜於老年人及習慣性秘者食用。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六名:海參

  1. 海參含鈣量豐富,營養價值高。十典型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七名:紫菜

  1. 營養豐富,含碘量很高,含鈣量也不少。富含膽鹼和鈣、鐵,能增強記憶、治療婦幼貧血、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提高機體免疫力;其有效成分有助於腫瘤的防治。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補鈣第八名:黑木耳

  1. 黑木耳除了降血壓功效外,補鈣能力也很強。還有有益氣、充饑、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抗癌等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穀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第九名:海帶

  1. 海帶的含鈣量豐富,也富含其他人體所需營養元素。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補鈣第十名:黑豆

  1. 黑豆的鈣含量也很豐富,比平常的黃豆含量高。黑豆中蛋白質含量相當於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黑豆含有18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常食黑豆,可以提供食物中粗纖維,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發生。

    補鈣食物前十名,第一名竟然不是牛奶!(一定要知道!)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消基會公開批評103年度健保總額協商為「搶錢大作戰」,醫師公會今天嚴正聲明,批評消基會依據不實資料,抹殺全國醫療人員士氣,甚至鼓動民眾仇醫,這讓不少醫師以腳做出選擇,據統計,目前已有400名台灣醫師出走大陸。健保會今明兩天舉辦健保總額協商,與會人士包括付費者、醫事服務提供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很多人都有肌腱受傷的經驗,但往往不以為意,等到病況嚴重到無法動彈,才趕緊就醫診治;醫師提醒,肌腱反復受傷,極易導致出現鈣化點,而且以肩膀最常發生,預防之道須配合調整工作及施力習慣,合併適當運動,才可避免再發。一名四十多歲上班族女子,每天都要使用電腦長達八小時,雖然經常肩膀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到來,老師的健康卻早已成為一大隱憂?根據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竟有高達7成的教師都有骨質流失、骨質拉警報的問題。因此,該院提醒老師們在批閱學生作業本的同時,也要好好檢視自己的「骨本」!光田健康管理中心施旭姿醫師表示,正常人體會在幼年期累積骨量,25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31歲的蔡小姐是美語補習班老師,平時上課須常寫黑板、擦黑板,長時間下來,肩膀開始痠痛僵硬,朋友介紹可做舒緩操、推拿拉筋等,卻不見好轉,就醫後醫師診斷為第一級肌腱發炎,所幸及早治療免去手術之苦。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復健科蘇希洵醫師指出,慢性肩部疼痛在門診中屬於常見、但卻也是難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