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不要再害自己的小孩了!!

台灣衛生研究院2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研究團隊花費10年追踪台灣近2000名小學兒童直到19歲,結果發現,兒童如果從小學一年級就肥胖,BMI數值(即身體質量指數,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達到27,幾乎不能逆轉,會一路胖到成年,其中又以小男生的這種“回不去了”現象最明顯。研究人員建議,最好從小嚴控飲食習慣、勤運動。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 不要再害自己的小孩了

台灣胖小孩不少,據2001年至2002年進行的調查發現,男童的肥胖盛行率在14.7%,女童也有9.1%;而過重的男童比率也達15.5%,女童有14.4%。

台灣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新儀表示,研究團隊是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追踪近2000名的小學四年級男生和女生,觀察其身體質量指數BMI變化趨勢,一路追踪至19歲,並回過頭去分析其在一年級至三年級時的體重。結果發現,如果從小學一年級就肥胖,BMI超過27,體重要轉為正常的機率非常低。

張新儀強調,分析發現,小男生一旦BMI落入27以上的“肥胖”區間,體重幾乎就沒有辦法回頭、轉為正常。若BMI落在24至27之間的“過重”,回復正常體重的機率雖有,但同樣不大。相反,多達8成小女生BMI分佈於正常及過輕,凸顯從小就較注重體態發展。

研究發現,大約14歲時,男生有10.8%由過重轉為正常,卻有12.9%由正常轉為過重,到成年時約有24.3%過重、肥胖。女生則在13歲時有6.5%由過重轉為正常,有4.3%由過重轉為肥胖,到成年時只有6.4%過重或肥胖,反而有24%過輕。

張新儀說,父母如果本身體重過重,小孩過重的機率也高,且兒童一旦肥胖及過重,代謝症候群指標,包括血壓、甘油三酯、高密度膽固醇、肝功能指針也都容易異常。建議家長應該把握小學一年級的關鍵時期,從學齡前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並且避免用甜食、零食​​來獎勵小孩。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 不要再害自己的小孩了

所以爸媽們要注意,真的不可以讓小孩因為喜歡就沒有限度的一直吃啊!!!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日陸續有地方政府喊出「疫苗不夠打」甚至暫停施打,並把矛頭指向中央配發的量不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與行政院砲口一致,把問題歸究在地方政府身上,反過來特別呼籲地方政府要按照施打順序進行施打「千萬不要自己另外去打非計畫內的人」。 陳時中坦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苗人口涵蓋率破3成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下午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單日再接種超過23萬人次,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已累計接種 758萬8692 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 30.97%,劑次人口比32.31(劑/每百人)。副作用方面,國內迄今也接獲有13件A...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各地方政府所需疫苗數量,係依目標族群人數進行規劃及配送,由於部分縣市已先接種非現階段規劃施打對象,而造成部分地方政府在此一階段疫苗接種未能配合民眾預約數,而需調整接種場次的時間。呼籲各地方政府依計畫順序進行施打,確保已預約民眾的施打...

閱讀詳情 »

【記者 舒遠/金門 報導】針對國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對象尚未納入的大陸籍學生,金門縣政府在積極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的原則下,7/23率先宣布將於8/4開放「就讀金門的學生得憑學生証、入學証明」接種,國立金門大學及銘傳大學金門分部的陸籍學生獲悉,都很感動。校方也肯定這項德政拉近了兩岸距離,將配合造冊,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