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調整生理時鐘 須多點耐力執行力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晚睡晚起不是疾病,但想要重新調整生理時鐘,恐怕得多點耐力和執行力;台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政佑指出,現今媒體資訊發達,導致現代人常常錯過時間睡覺而不自覺,才養成晚睡晚起的習慣。

醫師林政佑進一步說明,這種晚睡晚起的習慣,又稱為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主要是睡眠與醒來時間都比正常人晚了數小時,雖睡眠總時數差異不大,但一旦入眠就難以中斷醒來,尤其多發生於學生放寒暑假、上班族休長假等。

但要如何才能調回正常作息時間呢?林政佑說,想要重新調整生理時鐘,就必須遵守按時就寢、起床,時間到了即使還想睡,仍然要勉強自己起床,並可透過吃早餐、洗熱水澡等,讓身體進入活動模式,也可多安排運動,避免出現睡眠障礙的困擾。

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不是失眠,不需要依賴安眠藥調整睡眠時間;林政佑提醒,民眾可先從評估每天的時間規畫開始,循序漸進的調整作息,多點耐心和執行力,也能養成每天正常作息的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4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1位65歲男性病患到診間向醫師反映:「醫師~為什麼我看人的臉都看不清楚,我看您的臉也不清楚,好像有個東西擋住似的?」,一經檢查才知道是自己得了溼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楊上嫺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1種隨著年紀增長,視網膜黃斑部逐漸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連12年蟬聯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又以非小細胞肺癌罹癌人數最多,大多發現已第三、四期。最新臨床實驗顯示,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切除患者,完成同步放化療後,繼續免疫療法鞏固治療1年,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惡化風險。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洪仁宇醫師表示,第三期患者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3C產品的藍光是能量較強的可見光,不少眼科醫師觀察到,現代人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之下,白內障罹患者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以往好發族群在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年齡已不是罹病的絕對因素。近期這波疫情在家遠距上班上課使用3C更加頻繁,每天緊盯螢幕超過10小時以上大有人在,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2歲的琪琪(化名)與老公結婚兩年,最近對性事總是性趣缺缺,而且做完都會不舒服,只好用各種理由婉拒跟老公同房。老公發現琪琪經常抱怨身體疲憊且提不起勁,但皮膚卻變得更滑嫩,氣色也變好,因而懷疑是不是外面有小王,才沒『性』致與他同房。琪琪心中滿是委屈,解釋後老公也聽不進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