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後1小時進食易胖 誤解



不少人以為運動一定要大量流汗才有減肥效果,甚至以為運動後一小時內進食會變胖;醫師表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其實運動後,可先吃點麵包補充能量,只要不暴飲暴食即可。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最近對會員進行調查,院長朱大維發現,會員最大迷思是,多數人以為流汗才有減肥效果,導致有人在身上包裹保鮮膜運動,雖可大量流汗,體重看似減輕,但只要補充水分體重就回升。

第二個常見迷思就是運動一小時內進食會變胖,朱大維說,運動過後身體吸收比較快,但只要不吃太精緻的甜食,其實運動後可補充一些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米、麥、麵包等碳水化合物,讓肌肉得到養分,就不容易造成肌肉痠痛。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運動減肥主要關鍵是心跳及呼吸,過去有人提出「三三三」,也就是每周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三十下。

劇烈運動後三十分鐘內不贊成吃太多,但可以補充一點能量,或者多喝點水;運動一小時後吃東西比較沒有禁忌。

肌肉痠痛非拉傷

至於第三個常錯的概念,是運動後肌肉痠痛代表肌肉拉傷。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黃薰隆表示,運動後因為代謝廢物「乳酸」堆積,會引起痠痛感;拉傷則是肌纖維拉傷,一動作就會疼痛到做不下去,兩者並不相同。要避免痠痛,運動前的伸展操很重要,運動後也要收操,不能馬上停。

另外,不少人認為運動前不能喝水、運動中喝水可能造成胃下垂,朱大維說,運動會造成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建議運動前三十分鐘,先補充三百到五百西西水分,運動中每二十分鐘再補充一百至兩百西西。

 

人間福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傳統外科重大手術前,病人常因禁食「餓到併軌」,或術後「冷到皮皮挫」,此種壞印象將改觀!國泰綜合醫院推動「術後加速康復療程(怡樂適療程)」,運用團隊整合全方位照護模式,改善手術缺點,幫助病人提早2-3天進食及下床活動。國泰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指出,透過術中控制麻醉深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婦人,某日起床後突然右眼皮無力張開,造成視野模糊,去醫院掛急診並住院治療,並無任何改善。於病發一個月後至楊龍駿醫師針灸特別門診診療,以頭皮針搭配耳針,同時兼用腹針及穴位注射治療12次後,右眼幾乎完全恢復,視野也變正常。楊龍駿醫師提醒,顏面神經麻痺病因多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精神科疾患表現異常,過去主要由與專科醫師會談後診斷。臨床上的抽血或腦部影像學檢查,排除可能造成精神症狀的內科或外科疾病,經常因「臨床檢查正常,排除內外科問題導致,故診斷為精神科疾病」。中榮精神部醫師林偉豪表示,精神科的診斷經常被認為主觀性強烈,加上病患病識感不佳不信任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