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動症不會自然好 長大焦慮犯罪機率高

過動症不會自然好 長大焦慮犯罪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孩子不好帶、上課坐不住、時常與同學打架,別以為長大就會自然好!根據研究發現,高達5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長大後仍存有部分症狀,病情甚至變本加厲,罹患焦慮症、憂鬱症的機率高,發生犯罪、吸毒等狀況,也都比一般人多。
 
國內ADHD就診率過低
據統計,國內ADHD盛行率約5至7.5%,但就診率僅2.5%!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高淑芬指出,許多家長有錯誤迷思,是造成就診率低的主元,包括認為長大會自然好、不是病、治療用藥是安非他命,且會上癮、長不高等,反而導致孩子錯失黃金治療期。
ADHD是病不會自然好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ADHD已證實是一種腦部生理疾病,大腦神經纖維束完整性較一般孩童不足,且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濃度不平衡,影響其專注力、人際關係及問題解決能力。
「ADHD孩童不治療,長大恐更嚴重!」三軍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指出,雖然ADHD孩童可能隨年紀增長,發育逐漸完善而改善,但有研究發現,5成孩童長大後,症狀持續甚至複雜化,且合併其他精神症狀。
ADHD不治療症狀複雜化
葉啟斌舉例,患有ADHD的孩童在幼稚園、低年級時,症狀侷限於單純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拖延到小學時期,隨著課業壓力大、人際往來增加,可能開始出現低自尊、缺乏學習動機、以及社交障礙;到國高中時,症狀可能演變更複雜,出現焦慮、憂鬱、拒學、翹課、逃家等;未來甚至容易犯法、出現物質濫用。
小三前黃金治療期
高淑芬表示,目前ADHD的治療方式以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效果最好,且黃金治療期是國小三年級前,在症狀還侷限於單純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能避免病情複雜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刷牙是大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做對了嗎?衛福部苗栗醫院牙科郭佳維醫師指出,前來就醫的病患,多半抱怨牙齒有敏感酸軟,經問診和檢查後發現,這些病患,普遍有用冷水刷牙、潄口習慣及刷牙方式不正確的問題。接近體溫的溫水  搭配刷牙漱口刷完牙直接打開水龍頭水潄口,是許多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上班族壓力大,即使白天相當忙碌,晚上仍輾轉難眠,日夜操勞、周而復始,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差。營養師鄭欣宜指出,現代人身心壓力龐大,導致慢性疲勞的情況,並不算少見,建議睡前可吃穩定情緒的食物,例如香蕉、牛奶、堅果,都有助紓壓、入眠。高油鹽、精緻食物 促進身體發炎營養師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表淺靜脈栓塞 局部熱敷有效舒緩一名67歲男性,兩周前搭機往返日本,突然感到左小腿腫脹不適,且自行按摩、熱敷都未見改善,甚至越來越感到疼痛,且肌肉無力,就醫檢查,確診是左腿深部靜脈栓塞;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李文煌指出,肢體靜脈又分有淺部與深部靜脈,若為表淺靜脈栓塞,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天乾癬易復發 掌握飲食是關鍵一名19歲護專實習生,從兩年前開始,持續出現外觀發紅、脫屑等乾癬症狀,因擔心外界眼光,總是不敢穿短袖衣服,轉診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治療,起初透過以類固醇及免疫調節藥物控制,但效果不佳,後來申請生物製劑標靶治療,經過兩個月的治療,症狀已逐漸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