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孕效果大比拚! 口服避孕藥效果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不論是已婚或未婚婦女,國人最常見的避孕方式就是使用保險套,其餘則依序為計算安全期、結紮或植入子宮內避孕器。然而,口服避孕藥的避孕效果可達99%以上,比避孕效果85%的保險套還來的有效,甚至是歐美地區最受歡迎的避孕措施!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口服避孕藥並無法預防性病傳染,建議還是得搭配保險套比較妥當。

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海健表示,口服避孕藥又可細分為事前與事後避孕藥。事前避孕藥,通常為複合口服避孕藥,透過服用雌激素以及黃體素抑制生育,有21粒裝和28粒裝;而事後避孕藥,則是在未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後可服用的避孕藥,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黃體素和動情素,不適合長期服用。

葉海健醫師指出,事前避孕藥依所含之成份可分為兩大類,包括了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合併劑以及單純黃體素,且以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合併劑較常使用,其包裝有21粒裝和28粒裝。28粒裝的除了前21粒是避孕藥,還有7粒通常是含有鐵劑的營養補充劑。

早期醫藥技術較不發達,避孕藥的副作用因此較多。所幸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口服避孕藥大多使用低劑量雌激素和新型的黃體素,可明顯減少傳統高劑量荷爾蒙避孕藥所引發的水腫、體重增加及食慾增加的副作用。相反的,臨床上,婦產科醫師常開立避孕藥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的患者,舒緩疼痛感;某些避孕藥甚至可減緩子宮肌瘤造成的出血症狀。

網路上常盛傳吃避孕藥會造成不孕問題。葉海健醫師說,避孕藥的作用其實是在抑制排卵功能,而非破壞排卵能力,所以只要卵巢、輸卵管等功能正常,停藥後一般就可正常受孕。不過,女性的受孕能力原本就會隨著年紀而下降,若服用避孕藥多年之後又突然計畫懷孕,很有可能會因為年紀或其他因素影響受孕機會,但並沒有研究可證實避孕藥和不孕的關聯。

不過,避孕藥種類繁多,也不是每個人都可服用,有些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吃了以後,反而會有頭暈、噁心、水腫等不適症狀,葉海健醫師因此建議大家,若有這方面的需求,可尋求婦產科或藥劑師的意見,透過專業診斷,多重評估後再用藥,但要注意的是,由於避孕藥服用完後,要等到血中賀爾蒙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有避孕效果,因此建議第一次服用的女性朋友在吃完一個週期〈21日〉以前,還是得透過其他避孕方式避孕。另外,口服避孕藥雖有極佳的避孕效果,但並沒有辦法預防性病傳染,建議行房時還是戴保險套比較安全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2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家中如有自閉症及智能障礙等腦部發育異常的孩子,父母身心承受煎熬,壓力沉重。中研院研究團隊找出影響大腦發育異常的關鍵機轉-泛素蛋白USP11,一旦缺乏,SOX112蛋白難以穩定,就可能導致智能缺陷。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中研院細胞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一名約65歲陳姓婦女身體沒有特別不適,五年前在子女的安排下,進行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甲狀腺結節,不過將報告收著未追蹤狀況。年前再次接受健康檢查時,發現甲狀腺結節有變化,進一步至新陳代謝科門診就診,確診為甲狀腺癌,切除後目前持續接受治療中。甲狀腺結節多良性 定期追蹤防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的陳爺爺以務農維生,某次因車禍住院手術,術後因下肢無力臥床,家屬也擔心他下床不便,要陳爺爺多休息,結果半年下來日常生活功能持續衰退,家屬因無力照顧,只能送到護理之家。反觀78歲的張爺爺,因意識混亂被家人送至急診就醫,在進行相關檢查與臨床處置後,透過醫院整合專業照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節假期多吃、少動,成為大「腹」翁、大「腹」婆了嗎?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慶祝2月22日營養師節,推出地中海式蔬食料理「巴薩米克油醋佐馬茲瑞拉起司」,方便準備又能健康吃,讓發福的朋友做腸道大掃除,一起享「瘦」健康輕盈新生活!近4成民眾過年體重增加 營養師推低熱量蔬食餐點臺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