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下背痛!? 內視鏡手術趕走疼痛

長期下背痛!? 內視鏡手術趕走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曾有過下背疼痛的經驗嗎?引發背痛的原因包含姿勢不良、脊椎退化、腰椎受傷等;臨床上有一名50歲婦人,因長期腰椎痠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及生活作息,因而決定前往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此患者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迫,才會引發下背痛,需盡快接受手術治療,才能緩解症狀,但她十分害怕開刀,遲遲不願手術,為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期,醫師建議使用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不需動刀也可將脊椎沾黏清除乾淨,達到減輕背痛的效果。

收治這名婦人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孟超說,不論年長者或是青少年,都有可能出現下背疼痛的症狀,一般背痛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若持續治療長達3個月疼痛未改善,恐為慢性;然而,近來求診的患者中,每3位就有2位患有慢性下背痛,比例甚高,面對慢性下背痛該如何治療也成為醫界的一大課題。

傳統治療慢性下背痛的方式多為手術治療,不過許多患者擔心手術麻醉的風險,常對治療感到卻步,陳孟超指出,目前已有內視鏡介入性治療,不但局部麻醉風險低,且手術傷口僅有0.2cm,對於不敢開刀、術後發生沾黏或因心臟疾病無法開刀的患者,多了一項新選擇。

陳孟超醫師進一步解釋,此手術是利用內視鏡的影像,能夠清楚看見脊髓腔發炎的狀況,再搭配可彎式導管及雷射清除沾黏,更能對症下藥,達到微創手術的效果。這位婦人就是藉由此微創治療,清除椎間盤突出導致的發炎與沾黏,輕鬆舒緩背痛症狀。不過,並不是所有背痛患者皆適合此手術,治療前應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式,才能確實緩解背痛症狀。

另外,陳醫師補充,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下背痛的治療方式不勝枚舉,民眾若有下背疼痛的情形,應及早就醫,切勿害怕治療,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期,平時也應保持正確的姿勢、養成運動的習慣,才能夠遠離下背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流感流行季來了,新冠肺炎疫情間打疫苗有保障!新年度的季節性流感又即將報到,安南醫院家醫科陳泓毓醫師提醒,流行性感冒除會有一般感冒常見之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外,還會有發高燒、嗜睡和全身肌肉痠痛等較嚴重之臨床表現,而且有一定百分比的朋友還會引發併發症而住院,在入秋後如有感冒症狀...

閱讀詳情 »

人以食為天,每天我們都吃進大大小小的食物,但也常常看到許多食安的新聞,如何才能食得安心、食得健康呢? 9月份灃食教育基金會的「良食脈動」講座,特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謝昌衛老師、國立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系楊登傑老師為食安解密,分享檢驗的專業之處,陪伴民眾一起了解食安知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每3個人就有1個人有行動力隱形危機!數據顯示,台灣骨質密度過低、環節不適、肌肉量過少的人數高達720萬,潛在「行動力不良」的盛行率恐佔3成以上的人口。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提醒,行動力不良通常合併骨骼、環節、體力等問題,中壯年族應重視骨骼保養、肌肉訓練。國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而乳癌多年來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根據最新1期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每10萬人中有78.9人罹患女性乳癌,相較前1年發生率增加5.9人,為發生人數與發生率增加最多的癌症,且增加比率以早期發現者居多,人數占比從民國102年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