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久坐久站當心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長期久坐久站當心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長途搭機、久坐不動,小心發生「經濟艙症候群」,導致「深層靜脈栓塞」。

醫師提醒,「深層靜脈栓塞」不只發生在飛機上,教職、餐飲業、專櫃人員、上班族等需久坐久站,都成為該病的高危險群,嚴重惡化恐成肺栓塞,引發致命危機。

據研究顯示,每坐1小時,深層靜脈栓塞風險增加10%。

77歲的陳媽媽就是一個例子,去年10月她因摔倒髖骨裂傷而臥床休養,沒想到右腳腳底到小腿明顯比左腿浮腫3分之1,原以為長期臥床難免因血液循環不佳水腫,經醫師診斷,才發現是「深層靜脈栓塞」。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吳造中表示,血栓分為動脈及靜脈血栓,形成主因包括血流量減少、血液變黏稠、血管壁異常等,當長時間維持一定姿勢,血液滯留在下肢靜脈,就會引起靜脈血栓形成,若血栓順著血流回流到肺部,發生肺栓塞,恐有致命危機;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深層靜脈栓塞1個月內死亡率高達7.1%。。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中毅指出,深層靜脈栓塞症狀包括下肢水腫、發熱、疼痛,常從腳趾一路往上腫,甚至到小腿、大腿。如果發生初期就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若沒有良好控制,復發率高達47%,更有50%機率惡化為肺栓塞。

預防深層靜脈栓塞,李中毅建議,平常避免久坐、久站、久臥,每小時起身動一動、多補充水分。另外,孕婦、肥胖者及曾經中風、接受骨科、婦產科、直腸外科骨盆腔手術、癌症患者,都屬於深層靜脈栓塞高危險群,若發現單側下肢腫脹、鞋子變緊甚至穿不下,應儘速至心臟血管科就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哭就哭吧!哭泣是情緒表達的方式,最真實反應了內在的情感,也幫助自己向內看見自己的需求。根據《CNN》,醫學博士朱迪思·奧爾洛夫(Judith Orloff)博士說,「哭泣是自我照顧,也是愛自己的方式之一,尊重它們並看見自己的需要,有利於身心健康。」壓抑情感不只造成疏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由華航機師染疫開始延燒的疫情,傳染到家人之後,防疫旅館也傳出群聚,今日又新增2名本土案例,為機師家屬(案1146)及旅館外包商人員(案1145),目前共計26名確診患者,包含10位機師(一名在澳洲)、8位家屬、5名旅館員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在進行疫調當中,同時公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失智人口從109年開始就已超過30萬人,換句話說,約每77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且隨著社會高齡化,未來的20年,失智人口數將增加約36萬人,平均每年增加1.8萬人,為幫助延緩失智症者持續退化,且舒緩家庭照顧壓力,台灣失智症協會成立的瑞智互助家庭,十年來已造福了248...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誰能理解乾癬病友三天兩頭請假照光治療的苦?照光是乾癬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餐廳負責吧台工作的「咖啡王子」銓銓,就像多數乾癬病友一樣,曾經每周為了3次、每次2-3分鐘的照光治療,需花費50倍以上交通往返和排隊照光的時間,工作三天兩頭請假或遲到,在掙一口飯的經濟壓力之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