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關節痛吃成藥 竟缺鐵性貧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關節痛吃成藥 竟缺鐵性貧血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輸液補充後出院,血紅素已慢慢恢復,並未再因貧血而住院。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異常症狀,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成藥,尋求專業才是第一選擇。

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庭章表示,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約會導致20%的病人會產生消化道潰瘍,嚴重者會合併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較高,但也會造成其他小腸和大腸的潰瘍。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大部份以多發性糜爛或環狀潰瘍來表現。對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所引起的小腸潰瘍,治療方式就是停止服用止痛藥再加上補充營養,待小腸黏膜再生復原。

小腸鏡可以一窺小腸全貌

黃庭章醫師表示,小腸介於胃和大腸之間,長度平均約有6公尺,因為長度很長而且在人體腹腔內是游離狀態,所以會增加小腸疾病診斷的難度。以往只能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小腸攝影、核子醫學或血管攝影等輔助診斷,但是效果都不佳。自從膠囊內視鏡和小腸鏡的問世,讓腸胃科醫師可以一窺小腸的全貌。

雙氣囊小腸鏡2001年問世,內視鏡長度達200公分,有一個特殊的外套管,分別可以在內視鏡和外套管上面裝置氣囊,透過兩個氣囊的充氣和抽氣交替,就可以慢慢推進和縮短來達成全小腸的檢查。臨床上可因病灶位置而選擇由口側或肛側進行檢查,針對診斷和治療小腸的疾病更便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半夜不睡,還在拿著手機滑來滑去,第二天起來又精神不濟,長期睡眠不足是很多人的寫照,但是你現在真的要正視這問題,因為根據最新一期《神經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恐會使大腦中25%的腦細胞死亡。 據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小組說,研究人員以老鼠做實驗讓,讓實驗老...

閱讀詳情 »

有心想要解決運動不足,是非常好的行為,問題出在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晚上運動會誘發代謝症候群、老化,讓身體走向不健康。 晚上運動,「促進」肥胖和老化的原因 在一天之中,三大能量各有各的優勢時段。早上十點至下午二點是火能量;下午二點至下午六點是風能量;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是水能量會增加的時段。中午的消化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打鼾問題人人有,但你知道嗎?它可能是因為呼吸受阻所造成,也就是所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因此提醒民眾們當心!不要身體已經發出現警訊,你卻還不知道。 警訊已出現 別再輕易忽視它了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未及早發現、正確治療,除了可能引發各種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失智症盛行率隨著人口老化,而罹病人數也快速增加,65歲以上老人居多,全世界從之前每7秒增加1名失智病人,2012年已增快為每4秒增加1名失智病患,台灣目前約13萬失智病人、預估2020年將有25萬失智病人,隨著家人逐漸年老,失智症照護儼然成為我們亟需重視的問題。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