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骨骼-關節韌帶斷裂 手肘卡卡難伸展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你的手肘總是在特定姿勢時感到疼痛,且有「卡卡」無法正常伸展的感覺嗎?小心有可能是肘關節韌帶斷裂,或是關節軟骨脫落形成的游離碎片在作怪。醫師表示,運動員、搬運工是手肘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臨床常見患者將其視為一般肌肉酸痛,甚至找人胡亂推拿,結果卻愈弄愈糟。

 

36歲蔡先生熱愛騎自行車,某次參加競速比賽時,為了閃避路中突如其來的小狗而摔車,導致全身多處擦傷及右手肘關節受傷而送醫,但直到出院後1年,他的右手肘仍卡卡無法正常伸展,經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其右手肘韌帶外側斷裂。

 

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楊卿潔表示,手肘運動傷害好發於運動員、搬運工及體操選手等職業,由於長期進行對關節產生高度壓力的動作,造成關節韌帶或軟骨的磨損及病變,無法自由伸展及舉手,由於使力的部位不同,患者受傷的部位及程度也常不盡相同。一般來說,自行車選手長時間手肘打直,以手肘外側關節韌帶受傷居多;棒球等球類運動選手,多為慣用手的手肘內側肘關節韌帶斷裂;長期舉負重物工作者,則可能出現肘關節軟骨脫落游離的現象。

 

對於因意外或長期運動傷害,導致手肘內、外側韌帶斷裂的患者,目前臨床上的治療方式,是取患者的手掌長肌或大腿後肌的肌腱來取代、修補受傷部位。另手術多採關節鏡微創方式進行,故傷口小、復元快,術後以石膏固定4到6周,配合復健治療,約半年後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至於關節軟骨脫落游離者,則只須透過關節鏡將肘關節內的碎骨進行清創,傷口約0.5公分,通常術後3到4天即可恢復正常活動。

 

楊卿潔說,手肘是身體很重要的的部位,日常生活應盡量使用可以負荷的正常姿勢,不要做違反人體工學,或過量高強度重複性的運動。平常可以屈起手肘讓手指頭摸到肩膀,再輕鬆地向下甩,來回幾次,使肘關節保有完全的活動度及肌力,以達到保健功效。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十月公費流感疫苗開放施打,各醫療院所湧進大量接種疫苗的人潮,出現疫苗供不應求的狀況。從民眾積極接種疫苗也反映出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以及流感季來臨,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再度受到關注。根據國際最新公布研究發現,高達50%新冠肺炎的患者同時交互感染其他病菌,其中又以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房子健康嗎?建築與健康的關聯越受重視,台灣建築團隊打造產後護理之家,拿下全球建築界奧斯卡獎「WELL健康建築」。建設執行長陳松林表示,希望替台灣打造健康的房子。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指出,全台約410萬老屋,易有PM2.5太高等室內空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楊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菲菲(化名)與丈夫嘗試懷孕2年,期間也有吃排卵藥卻不見懷孕消息。經由朋友轉介生殖醫學專科主任楊文瑞醫師,安排她接受子宮輸卵管攝影(HSG)並搭配自費的油性顯影劑;顯影結果確認子宮腔沒有異常,雖輸卵管有部分阻塞,但在使用油性顯影劑檢查後便完全疏通,由於本身月經不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月30日表示,鑑於印尼COVID-19疫情嚴峻,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及減少印尼籍移工境外移入病例持續發生,自今(2020)年12月4日至17日,將暫停引進印尼籍移工入境來臺工作二週,並視當地疫情,再評估是否自12月18日起減半原印尼籍移工每週入境人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