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光眼不是中老年人專利 10年來案例增6成

青光眼不是中老年人專利 10年來案例增6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世界青光眼日 提醒保護好視力

為了提醒大眾對青光眼的重視,世界青光眼聯合會將3月6日定為世界青光眼日。台北慈濟醫院眼科近日就有位80多歲的阿嬤,因眼睛不舒服、視力模糊來求診,經過檢查確診為青光眼,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挽救阿嬤險些失明的危機。

再不治療恐有失明之虞

一開始,阿嬤覺得眼睛好像針在扎,且只要沒睡好就發作。阿嬤以為點點眼藥水、配個老花眼鏡就可以解決,沒想到過了好幾個月越來越看不清楚。檢查發現阿嬤的非典型青光眼症狀源自於達30毫米汞柱的高眼壓,且視神經已嚴重受損,只剩下中間區域勉強看得到,確診為青光眼,再不治療恐有失明之虞。

青光眼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公布的數據,因青光眼引起雙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總數的50%,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的原因,僅次於白內障。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2015年青光眼患者約有34萬人,相較於過去10年間,平均增加六成。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表示,青光眼好發於中老年人,然而近年來年輕患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青光眼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依病程發展速度分為急性及慢性

青光眼依病程發展速度可分為「急性青光眼」及「慢性青光眼」兩大類。急性青光眼的病人有頭痛、嘔吐、視力模糊、看燈光有彩虹樣等不舒服症狀,所以通常會立即就醫,並被診斷出來;但慢性青光眼多數沒有自覺症狀,等到視力明顯降低而就醫時,多半已進展到末期。

無法控制眼壓須施行手術

青光眼的主要治療方式是藥物、雷射和傳統手術。一旦確診罹患青光眼,醫師會先使用藥物或雷射治療,當無法控制眼壓時就會施行手術。

避免眼壓升高應按時點藥

青光眼的患者平日應控制血壓、足夠運動、戒菸、規則生活並按時點藥;盡量避免會讓眼睛位置低於心臟的動作,另外升高舉重及吹奏樂器等腹部必須用力的動作也要避免,因為容易造成眼壓升高,不利於青光眼病情的控制。

八成初期並沒有症狀

過於嚴重的青光眼將導致失明,有80%的患者初期並沒有症狀,等到眼睛不舒服或噁心、頭痛,檢查時往往視神經已受到損害。徐維成主任提醒,掌握「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才能確保靈魂之窗的健康,不讓青光眼無聲無息地偷走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6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歲的黃小姐,7年前確診罹患乳癌,完成手術切除後,醫療團隊轉介至婦產科做生育功能保留諮詢。她為了冷凍胚胎,隨即和交往多年的男友登記結婚,便放心開始接受化療,停藥半年後自然懷孕,順利生下一胎。多虧冷凍胚胎 一圓懷胎生子夢黃小姐想要生第二胎,曾經懷孕卻又流產,她考量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由於醫藥的進步,使得癌症就有如慢性病般得以控制。臨床上,就有一名65歲大學教授,在16年前健檢時得知罹患腎細胞癌2公分,經由手術切除,卻在8年前轉移頸椎淋巴和肺,以標靶藥物治療沒效後,今年開始使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竟使得癌細胞消失8成;目前他仍在大學教書,指導學生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剛出生時,都會有一系列的健康檢查,家長可別疏忽了聽力篩檢。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由於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徐先生因為腹痛、腹瀉以及肚子脹大症狀求診,抽血檢查後,赫然發現徐先生血液裡高達24萬多顆的白血球,白血球指數超標24倍,裡面含有許多不成熟的白血球。慢發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球數量極高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種,從顯微鏡觀察周邊血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