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韭菜簡直是神藥,以後不能放在菜市場了,應該放在藥店裡!!

韭菜簡直是神藥,以後不能放在菜市場了,應該放在藥店裡!!

via

韭菜抗癌:韭菜裡所含的揮發性酶能激活巨噬細胞,預防癌細胞轉移,預防癌症復發。

韭菜治癌:韭菜生汁,加少量鹽,梅肉和滷汁可治消化道腫瘤及食道癌,先少量飲,再漸漸加量,吐出濃痰後病好轉。

但韭菜的治病保健功效遠遠不止這些!

1、治陽痿

對男人來說,韭菜可是天然“偉哥,”韭菜益精壯陽的兩種做法:①韭菜粥:鮮韭菜50克,韭菜籽10克(研細末),粳米100克,細鹽少許。先煮粳米為粥,待粥快熟時加入韭菜(洗淨切斷)或韭菜籽末、細鹽,稍煮片刻即成。功能:補腎壯陽、固精止遺、健脾暖胃。②韭菜炒雞蛋:新鮮韭菜100克,洗淨切碎,雞蛋3 只(去殼),同切碎之韭菜搗勻,用素油、食鹽同炒至熟佐食。功能:溫中養血、溫腎暖腰膝

2、治白帶

醋煮韭菜籽焙乾研末,煉蜜為丸。空腹以酒送服,每次30丸(丸如梧桐子大)。

3、治血崩

韭菜5兩,煮糯米酒服之。

4、治子宮脫垂

韭菜半斤。煎湯熏洗外陰部。

5、治產後血暈

韭菜(切)入瓶內,注熱醋,以瓶口對鼻。

6、治孕吐

韭菜汁50毫升,生薑汁10毫升,加糖適量,凋服。

7、治鼻出血

韭菜搗汁1杯,夏日冷服,冬天溫服;陰虛血熱引起鼻衄,用鮮韭菜根洗淨後搗爛堵鼻孔內。

8、治翻胃

韭菜汁二兩,牛乳一盞。上用生薑汁半兩,和勻。溫服。

9、治慢性便秘

韭菜有“綠色蔬菜之王”美稱,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纖維素,能刺激腸道,增強腸蠕動,有利於糞便的形成,及時將體內過剩的營養物隨糞便排出,有利於預防腸癌和防治習慣性便秘。另外,這些纖維還可以把消化道中的沙礫、頭髮、金屬屑包裹起來,隨大便排出,故有“洗腸草”之稱。也可用韭菜根葉搗汁1杯,溫開水加少許酒沖服。

10、治赤痢

韭菜一把去梢取汁,和酒l盅,名日“韭汁酒”,溫服。

11、治痔瘡

韭菜不以多少,先燒熱湯,以盆盛湯在內,盆上用器具蓋之,留一竅,卻以韭菜於湯內泡之,以穀道坐竅上,令氣蒸熏;候溫,用韭菜輕輕洗瘡數次。

12、治脫肛不縮

生韭一斤。細切,以酥拌炒令熟,分為兩處,以軟帛裹,更互熨之,冷即再易,以入為度。

13、治頑癬

韭菜焙乾,研細末,豬油調和敷患處。

14、牛皮癬

可用生韭、蒜各30克,搗爛如泥,烘熱後用力擦患處,每日1次,連續數日。

15、治過敏性皮炎

韭菜搗汁外塗,日數次。

16、治汗斑

韭菜搗汁,每日晨起外擦患部2次。連用4~5日。

17、治過敏性紫癜

鮮韭菜一斤,洗淨,搗爛絞汁,加健康健康兒童尿50毫升。日一劑,分二次服。

18、治蕁麻疹

韭菜、甘草各五錢,煎服;或用韭菜炒食。

19、治漆瘡作癢

韭葉杵敷。

 

20、治盜汗、自汗

韭根適量煎汁內服,每日2次。

21、跌打損傷

韭菜或根,搗爛敷外傷處能消腫疲血腫痛止痛、止血。或鮮韭菜三份,麵粉一份。共搗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二次。

22、治扭傷腰痛

生韭菜或韭菜根30克,切細,黃酒90毫升,煮沸後,趁熱飲服,每日l~2劑。

23、治金瘡出血

金瘡,中醫指刀箭等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韭汁和風化石灰,日干,每用為末,敷之。

24、治聤耳出汁

韭汁日滴三次。

25、治百蟲入耳不出

搗韭汁,灌耳中。

26、抗疲勞

韭菜中含有蒜氨酸,這種物質可以轉變為大蒜素,又與維生素B1結合生成蒜硫胺素,而蒜硫胺素具有與維生素相同的生理活性,能夠加速乳酸(疲勞物質)分解,因此它具有抗疲勞的作用。

27、降血脂

韭菜富含鉀、維生素等元素,改進體內鉀鈉平衡,具有促進食慾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抑制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療效。刺激排尿,去除體內過多的水分。

28、治消渴引飲無度

韭苗日吃三、五兩。或炒或作羹,無入鹽,但吃得十斤即佳。過清明勿吃。

29、治中暑昏迷

韭菜搗汁,滴鼻。

也有一些人​​不適合吃韭菜,比如,陰虛火旺者(症狀:心煩,顴骨潮紅,口乾不想喝水,舌紅少苔,盜汗等),患瘡瘍目疾者忌食韭菜。不喜歡吃辣味的人不宜吃,易引起過敏的人也不宜吃。最好控制在一頓100克至200克,不能超過400克。由於韭菜不易消化,所以一次不應吃得太多。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自疫情爆發期間,為了防止新冠肺炎傳染,保護自身健康,口罩成為全民外出的必需品,也因此延伸出許多口罩相關議題,引起網友熱烈關注,而究竟哪些口罩話題及外型是許多民眾在意的? 根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口罩」話題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急性腎衰竭引發原因又分為腎前性、腎性,及腎後性,其中腎前性包括敗血症造成的低血壓、腹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脫水、心臟衰竭等,腎性則是腎毒性藥物、腎絲球腎炎等,而腎後性則多由泌尿道阻塞引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指出,並非所有急性腎衰竭都需緊急透析治療,若未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COVID-19的疫情除了讓人身體健康受到威脅,也間影響心理健康,導致「新冠失眠(coronasomnia)」現象層出不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煒達指出,新冠失眠的主因是焦慮帶來的「肝氣鬱結」,除了盡力做到「安頓己心」,也可以透過中藥的輔助,或是透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後,染病及死亡個案中不乏有慢性病友,其中糖尿病更名列其中,但部分糖尿病病友在防護疫病同時,卻忽略了本身慢性病照護的基本功。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許多病友因擔憂赴醫療院所有染疫風險,反而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導致疫病一段時間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