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音樂不只是才藝 舒壓、訓練專注更有一套!

音樂不只是才藝 舒壓 訓練專注更有一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兒童節的到來,各大遊樂場所祭出許多優惠,讓孩子們能夠藉由去遊樂場所玩樂來紓解壓力,但平時孩子的課堂和補習所產生的壓力,則需靠學校、家長和孩子三方共同尋求最佳的舒壓方式。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指出,孩子在學校課堂間的下課,除了休息上廁所外,更可利用下課的時間做運動,讓身體能有充分的活動量,平衡整天的課堂負荷。此外,隨著整個教育環境的變化,家長們也開始重視除了升學之外孩子們有沒有別的興趣或潛在能力。因此,課後的各項才藝班興起,提供多元的學習方向延伸孩子的觸角,以幫助探索新的領域。

音樂可以當作休閒嗜好

在各項課後才藝班當中,除了運動型的球類外,最常被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的就是音樂,如:弦樂、管樂等,除了學習音樂可以演奏及有機會參賽外,還能當作平日的休閒嗜好,當自己有壓力時透過音樂做為紓壓工具,以降低學習上與日常生活的壓力感。

學習音樂訓練專注力

擁有多間國中小樂團教學經驗的展翊愛樂教育推廣協會藝術總監李讚洋老師表示,在他的音樂教育過程中,一直告訴家長學習音樂與加入樂團,重點不在於唸音樂班,目標更不在於比賽,而是透過學習音樂的過程,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以弦樂器來說,在弦樂器拉奏的過程中,眼睛要視譜、左手按弦、右手拉弓、腳要跟著打拍子。這整個流程對孩子們的大腦及手指小肌肉都是很有效的刺激及訓練。

音樂有舒緩情緒的效果

指揮家李讚洋老師指出,某天在速食店裡,看到一位國中生正看著自修埋頭苦讀,忽然間那位學生開始打自己巴掌,眼神透露出的沮喪讓人心疼。在以升學主義為主的壓力下,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藉由音樂的舒緩情緒效果,帶給人們情緒和精神方面的幫助。

讓孩子有快樂的學習與生活

張自強理事長指出,孩子在繁忙課業之餘學習音樂,除了能讓音樂刺激大腦活動外,音樂更有幫助情緒放鬆和療癒的效果。孩子雖然無法避免升學壓力,但可以透過音樂的學習來培養休閒嗜好與情緒管理,未來當面對壓力時,相信能有更好的舒壓與適應能力,在孩童時期能有快樂的學習與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0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47例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及3例境外移入,另新增13例死亡。三級警戒目前至7月12日止,本土確診也連續六天降至2位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仍有群聚延燒須留意,但整體疫情下降,的確有在準備降級後的相關規劃。降級與否 以控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屏東新冠Delta病毒群聚,案14734與案14816夫妻個案,日前一直找不到感染源,各界擔心已有隱形傳播鏈,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確認案14816與案14407在6月16日都在枋寮醫院就醫,兩人可能同處候診區,指揮中心陳時中強調,屏東群聚傳播鏈已經串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以來,入境普篩一直不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採納,並不斷重申藉由14天居家檢疫就能阻隔病毒,經歷約1年半今(1)日指揮中心宣布,7月2日開始所有民眾入境都要PCR採檢1次,檢疫期間第10日至12日使用「家用快篩」1次,解除隔離前再次PCR採檢,確診陽性全數執行病...

閱讀詳情 »

運動風氣在台灣越來越盛行,大家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和體態,也開始建立起規律的運動習慣。為了能擁有更好的訓練成效,運動後的飲食很重要。 在運動後補充身體消耗的營養和水分會影響體力和肌肉的修復,不僅可以儲存能量,也可以減少體溫高升、大量流汗的不適感,讓運動訓練的效果事半功倍!快跟著營養師來看看運動後怎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