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口腔黑色素瘤 有病灶就應盡快就醫

預防口腔黑色素瘤 有病灶就應盡快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1名70歲男性,右上顎牙齦處出現出血腫塊的現象,就醫檢查且經由病理切片後,醫師確診為口腔黑色素瘤;成大醫學院主治醫師黃則達指出,患者經由手術切除後,逐漸恢復,但後來經追蹤治療又發現鼻咽部及右頸後側出現病灶,才又接受鼻咽部腫瘤切除及右頸淋巴接清創手術,術後證實為復發頸部局部轉移的黑色素瘤。

口腔黑色素瘤屬於罕見的口腔惡性腫瘤,男女好發比例為二比一,且年紀多集中在41至70歲,30歲以下年齡層較少發生;黃則達說,腔黑色素瘤占口腔惡性腫瘤僅0.5%,主要是因口腔黏膜中的黑色素細胞癌化造成,但只有1%的黑色素瘤會出現在口腔內,且治療後僅約15%的存活率。

醫師黃則達進一步說明,治療上,多以手術切除合併頸部淋巴結清創為主,術後患者必須定期接受追蹤治療,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確保病兆無轉移出現,若術後追蹤發現懷疑徵兆,醫師就會建議患者應立即接受手術清除,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治療上會依據患者腫瘤範圍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等情況,對症治療,採以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等;黃則達提醒,避免口腔黑色素瘤出現,最重要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且術後接受密切追蹤,才能真正遠離口腔黑色素瘤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3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名媽媽發現,兩歲的女兒只要一旦投入於某件事情,就忽視四周旁人的聲音,即使是呼喊女兒的名字,女兒也無任何反應,但孩子平常聽力沒問題,也可以發出簡單的聲音,可知並未失去聽覺與口說能力。媽媽表示,他曾嘗試著叫女兒的名字,卻沒反應,一開始還以為孩子「太有個性、太跩」,餵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一名60歲患有B型肝炎的婦女,在健保給付治療三年後,成功抑制病毒而停藥,沒想到某日又再次復發,前前後後高達五次,但健保只給付兩次療程,後期治療只能自費,無力負擔的患者,最後只能選擇放棄治療。除B肝患者外,國內C型肝炎患者約有40-60萬人,但卻只有一成接受治療,傳統干擾...

閱讀詳情 »

跖疣(有時也稱為疣)會讓人很煩惱,也會讓人感到強烈的痛苦。所有人的跖疣都可能會很頑固,很難去除。跖疣是HPV(人類乳頭瘤狀病毒)的一種變異體,這種病毒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消失。如果你不想用幾年的時間來等待它們消失,你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消除那些難看的疣。從步驟1開始,閱讀第一種方法,找到一些適合你在家裡...

閱讀詳情 »

文/高寶書版 提供作者/蔡蜜綺、林怡慧 還能不能長高,看骨頭就知道 為了讓孩子再長高幾公分,父母多用自己認知的可行方式為孩子調整,然而調整治療若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點,做再多努力也無效。還能不能長高的關鍵,要從骨骼生長的角度來看,生長板這個關鍵字,你不可不知。 生長板是長高關鍵生長板位在全身骨頭的上下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