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皮不健康頭皮出油6個秘密

頭皮不健康頭皮出油6個秘密

解密秘密地帶

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條健康標準中,第九條就是頭髮有光澤,無頭皮屑。頭皮健康關係到身體健康,中國卻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存在頭皮健康問題。頭皮被遮掩在頭髮之下,成了一片欲說還休的秘密地帶。

解密秘密地帶

我們能用手觸摸到的是頭皮的皮層部分,這一層也是大部分頭皮護理產品所能呵護的部分。頭皮的最外層有皮脂膜與正常益菌形成的天然防禦系統,以抵抗外界異物的侵襲。

健康的頭皮顏色是略呈肉粉色

健康的頭皮顏色是略呈肉粉色,皮下聚集了眾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數以萬計的毛囊。毛囊的數量和密度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而每個毛囊在人的一生中大約能長出20根頭髮

因此,成年後頭皮毛囊的數目不會增加,反 ​​而會逐漸減少。正常頭皮的新陳代謝為16至25天,每天的掉髮量則在40-100根。如果想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頭皮的狀態,則可通過頭皮檢測機做出較詳盡的分析,才能對症下藥找出適當的頭皮調理美髮產品。

 

頭皮不健康頭皮出油6個秘密

 

專家解惑關於頭髮的6大難題

1、去屑護髮素要塗在頭皮上

無去屑功能的護髮素,對於頭皮沒有任何作用,所以不必刻意塗在頭皮上。但有去屑功能的護髮素,必須接觸到頭皮才能發揮去屑功效,因此應該塗在頭皮上。

2、頭皮出油多是體內激素紊亂

皮脂腺能產生多少皮脂主要由遺傳基因決定,並隨體內雄激素水平而變化,具體表現為年齡增大而出油減少。此外,良好的休息和飲食習慣也有助於減輕油膩狀況。

3、頭皮瘙癢除了頭皮本身疾病之外,更會受季節的影響

在正常洗髮頻率下仍可能發生頭皮瘙癢,此時這就是由真菌引起的刺激反應,而非清潔不夠,應考慮使用去屑洗髮水。若出現季節性的瘙癢,也可能是個體易感性問題,應注意緩解焦慮,保持心情放鬆。

4、洗頭時禁用指甲抓撓

指甲抓撓會引起頭皮損傷,進而引發感染,使頭皮問題愈演愈烈,還可能因拉扯而使頭髮脫落。在使用去屑洗髮產品時,正確洗髮方法是:先在掌心揉出豐富的洗髮水泡沫,再用指肚適度按摩頭皮,以達到充分的清潔和去屑效果。

 

頭皮不健康頭皮出油6個秘密

 

5、頭皮是全身第二薄的皮膚

頭皮厚度僅為腳底皮膚的1/50,是全身第二薄的皮膚,僅次於眼周皮膚。因此和眼周皮膚一樣,頭皮需要得到比臉部皮膚更為悉心的護理。

6、被忽略的傷害

喧囂紛擾的工作和生活,使現代都市人面臨更大的壓力,心理壓力最先感知的身體部位就是頭部,最先表現出來的不適就是頭皮問題。區別於常見的皮膚問題,頭皮問題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很多人即使已出現頭皮方面的疾病,卻因沒有明顯症狀而不自知。當頭皮出現頭屑、頭癢、乾燥、出油、刺痛等問題,這些都是頭皮不適的集中表現。

而污染的外部環境也配合壓力給頭皮帶來內外夾擊,外部污染物的來源主要分為四類:來源於頭皮的角質碎屑及汗液中的成分;細菌等微生物將皮脂分解代謝後的產物;沉積於頭髮上的各種微粒或污染物(如灰塵、懸浮顆粒、雨水中的化合物);美髮產品的殘留。

 

頭皮不健康頭皮出油6個秘密

 

定制專屬頭皮養護方案

方案一:

皮膚專家堅信約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受到過頭皮屑的困擾。當頭皮很健康時,脫落的細胞是我們不易察覺的粉末,也就看不到頭皮屑。但當頭皮出現問題時,表皮層就不能很好地成熟,於是大片大片地剝落,這就是頭皮屑。頭皮屑是一種頭皮的良性鱗屑性疾病,大多由情緒緊張、飲食習慣不佳、嗜酒、內分泌失調引起。除了摒棄這些烏七八糟的生活之外,還要對自己的頭部皮膚進行精心護理。

方案二:

頭皮出油困擾了一部分人,但還好,他們只佔成年人的5%。很多人在撓頭時,會出現黃色油膩性的頭皮屑,很多人以為就是該洗頭了,其實這是溢脂性皮炎的一個徵兆,就是說你的頭皮出油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脆弱的頭皮需要調理,來達到水油平衡,規律頭皮的微生物環境。


 

相關推薦

2021.09.0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9月1日為止,已經有836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藥品大廠永信生產抗生素出包!今(1)日衛福部食藥署發布,永信藥品生產「適汎黴素膠囊」(CEPHANMYCIN CAPSULES),1,000顆瓶裝內摻雜其他抗生素,由香港醫療單位回報異常,永信公司通知食藥署決定回收,食藥署也將展開調查,確認藥品製作SOP,如果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變種病毒再掀疫情,馬來西亞上週再創單日新高,逾2萬人確診。長庚醫院與馬來亞大學辦理首場線上防疫研討會,至今已一年,面對這場病毒浩劫,雙方再度透過視訊,就醫院管理端共同商討疫情下各項問題之應對措施。跨國聯合研討會 首重防疫議題此研討會同時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逾15...

閱讀詳情 »

健康話題來關心,近年來許多人會選擇燕麥片、或是麥片,來取代白米飯,這兩個東西名字很像,其實成分不太相同,醫師也不建議腎臟病患者,食用這兩種食物。究竟該如何分辨、並且正確食用才健康? 帶您來看。國人健康意識提升,會選擇燕麥片、麥片取代精緻澱粉,但大家了解兩者的差異嗎?民眾:「麥片 那這個呢,這個應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