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有人說,夏季人的食慾普遍下降,是個減肥的季節,而轉入秋冬,天氣漸涼,各種蔬果豐收,則是養生保健與豐胸的黃金時期。這個秋冬,豐胸吃什麼最好呢?不妨跟著小編來一探秋冬的蔬果豐胸秘籍。

  秋冬氣候乾燥,皮膚也會比較乾燥,這時最需要的就是補水。想要豐胸的女性們如果水分不足,乳房肌膚就會乾癟暗淡,想要在秋季豐胸而又想保持乳房水潤動人,最好不過的就是吃一些生津滋潤的豐胸食品。

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說到黑芝麻,人們能想到的就是黑芝麻有烏發的作用,但其實富含維生素E的黑芝麻還能豐胸。

  推薦食譜:黑芝麻杏仁茶

  材料:黑芝麻、甜杏仁、冰糖

  做法:

  1、將黑芝麻的雜質去除,洗凈烘幹備用;

  2、將杏仁洗凈晾幹;

  3、將杏仁與黑芝麻一同搗爛,用開水衝泡,加入冰糖即可。

  豐胸原理: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能促使卵巢發育和完善,使成熟的卵細胞增加,刺激雌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乳腺管增長,乳房長大。芝麻中還含有強力抗衰老物質芝麻酚,是延緩女性衰老的重要滋補食品,其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可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所以能起到美胸功效。

  小編提醒: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者忌食黑芝麻。

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酪梨又被稱作“鱷梨”,具有“森林奶油”的美譽。酪梨內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甘油酸等,能夠為胸部發育提供所需原料。

  推薦食譜:酪梨牛奶

  材料:成熟酪梨半個,鮮奶250ml,熟核桃3兩,蜂蜜5ml

  做法:

  1、酪梨半個,挖出果肉;

  2、將果肉同鮮奶,核桃一起放入榨汁機,攪打成汁;

  3、倒入杯中,加適量蜂蜜調味。

  豐胸原理:酪梨中的維生素A可以刺激女性荷爾蒙分泌,又含有健美胸型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E則是激活乳腺細胞,促進乳房發育的好幫手。酪梨中的脂肪酸可以調整胸部脂肪酸鹼度,從而達到健康豐胸提臀的效果。

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花生有著“長生果”的美譽,對於胸部扁平的女性來說,花生是豐胸不錯的選擇。

  推薦食譜:花生紅棗黃芪粥

  材料:花生100克、去核紅棗100克、黃芪20克

  做法:將紅棗、花生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花生爛熟即可。

  豐胸原理: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脂肪,能促使卵巢發育和完善,使成熟的卵細胞增加,刺激雌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乳腺管增長,乳房長大。

  小編提醒:在經期後連食7天效果會更明顯。

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萵筍是傳統的豐胸蔬菜,與山藥、雞肝一起食用,能調養氣血、促進乳房部位的營養供應,還能改善皮膚的滋潤感和色澤。

  推薦食譜:山藥萵筍炒雞肝

  材料:山藥、萵筍、雞肝

  做法:

  1、山藥、青筍去皮、洗凈,切成條。雞肝洗凈,切片待用;

  2、全部原料分別用沸水焯一下;

  3、鍋內放底油,加適量高湯,調味後下入原料,翻炒數下,勾芡後即成。

      豐胸原理:
萵筍則是傳統的豐胸蔬菜;雞肝富含血紅素鐵、鋅、銅、維生素A和維生素B族等,不僅有利於雌激素的合成有利於豐胸,還是補血的首選食品。

  小編提醒:山藥萵筍炒雞肝這款豐胸食譜不要在餐前餐後喝咖啡和濃茶,以免影響食物中豐胸營養物質的吸收。雞肝也可以換用豬肝或羊肝。

養生保健:5大黃金級食品吃出渾圓挺拔乳房

  秋冬吃什麼?青棗是一個不錯選擇,秋冬正好是青棗成熟的季節,在秋季吃青棗最新鮮不過了。中國古代有這樣的語言誇讚青棗:“日食三棗,長生不老”。青棗可是一種特別適合女性吃的美容養顏食品,其蛋白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維生素的含量非常高,更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豐胸食品。

  推薦食譜:青棗粥

  原料:青棗50克,白果15粒,杏仁15克,冰糖、大米適量。

  做法:將以上原料加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即可食用。

      豐胸原理:
吃青棗可以為乳房補水,防止皮膚幹燥,它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都有助於起到豐胸效果,還能暢通乳房血管。

  小編提醒:青棗不能跟蝦子同時吃,會中毒。


資料來源:新華網

相關推薦

對一般人而言,適度運動有助於預防特定癌症發生。癌症患者適度運動,則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以及減緩治療中副作用帶來的不適,促進睡眠品質、降低疲勞及憂鬱,尤其在有專業人士指導下訓練,常常能帶來更好的效果。此外因為癌症患者普遍較高齡,常也同時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規律運動就變得更重要。 正在治療癌症也可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發病時,通常為急性症狀,於4週內會消失,但不幸病況嚴重時就需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其他呼吸輔助用具(如高流量鼻導管氧氣)。若康復出院後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視為COVID-19的後遺症,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疲倦、咳嗽、喘氣不順、胸悶等。 COVID-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指揮中心宣布新方案「3+4」後,不少人感到疑惑,想知道這與過去我們熟悉的「10+7」有何不同?而近期3+4上路後,確實引發各界疑惑。像是現在疫調塞車,隔離時間僅3天,可能隔離完了都沒收到居隔單。指揮中心強調,疫調電話一接到便開始居隔,到了第4天,自行快篩陰性後即可出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宣布新增8822例本土病例,101例境外移入,包含84例落地採檢。然今日新增2例死亡,其中1例為境外移入。關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推測破1萬的時間大約在5月初,陳時中僅說「應該明(28)天就會過1萬了。」同時他重申各界應該有自主防疫的精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