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麻醉很可怕嗎? 術前可和醫師溝通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每一位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患,心中難免都會害怕,擔心手術麻醉後會有後遺症。其實,麻醉是一門相當複雜的科學,並不單純是讓你睡著而已!由於麻醉造成的醫療糾紛不勝枚舉;醫師特別提醒,倘若民眾對手術麻醉有任何疑慮,可和醫師充分討論,了解麻醉的方式和可能面臨的風險,避免因誤解而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林彥君醫師表示,根據醫事法規定,「麻醉專科醫師」如同其他專科醫師,必須接受四年的麻醉住院醫師訓練並通過專科醫師考試,才能執行麻醉醫療業務。

此外,麻醉醫師也必須具備全面的醫學知識,因為手術病患除了外科疾病外,還可能合併其他內科疾病,像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肝、腎功能不良等;因此,麻醉醫師還得在外科手術進行時,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異常狀況,比方說出血或是手術本身所造成的生理變化。換句話說,麻醉醫師的角色就好比外科系中的內科醫師。

林彥君醫師指出,麻醉的施行通常分為區域麻醉(包含半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區域麻醉的原理是使用局部麻醉藥物注射於傳導感覺,以及控制身體移動的神經附近,使其暫時失去功能,讓手術得以進行;而全身麻醉則較為複雜,在臨床上常藉由各種靜脈麻醉藥物或吸入性麻醉藥的組合使用,來達成全身麻醉的效果。

另外,常有民眾質疑手術麻醉前為什麼不能吃東西或喝水?林彥君醫師解釋,原則上要進行手術麻醉的病人,在手術前一天的午夜十二點過後就不能再進食(包含固體與液體食物),主要是為了避免麻醉後容易發生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此,為了手術的安全,民眾應遵循醫囑,確實禁食。

最後,林彥君醫師強調,許多民眾常認為麻醉是高風險的醫療行為,但其實病患本身的疾病狀態才是決定麻醉風險程度的最主要因素。建議民眾,倘若對手術麻醉還有任何疑惑,可在術前和醫師充分溝通,了解可能的麻醉方式,以及可能面對的併發症或風險,避免因誤解而發生醫療糾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12

相關推薦

【別再逼孩子把飯吃光】-  培養孩子自我控制飲食的能力,讓身體更健康!近期發表在美國《兒科》雜誌上的一項實驗發現,超過半數的美國父母會要求家裡的青少年把盤裡的食物全部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飽後,仍要求他們再多吃點,導致孩子常吃得過飽。「哇,你把飯吃光光了,你好棒!...

閱讀詳情 »

雖然你的愛貓可能會是家中超級細菌的傳染源,但貓便便未來有可能成為治療癌症的新解藥。一種存在於貓便便中的單細胞寄生蟲,經研究證實可以促使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腫瘤細胞,動物實驗中可以讓九成小鼠存活,在目前熱門的癌症免疫治療領域,開啟新的研究途徑。這種寄生蟲叫做「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竟然有女性月經期一整天沒更換衛生棉而染上陰道炎!一名35歲女主管,因為工作忙碌,每天都忙到連吃飯睡覺都不夠,又剛好碰到生理 期,她覺得經血量不多,白天就懶得換衛生棉,直到晚上洗澡時才換,結果竟造成黴菌感染而罹患陰道炎。收治該名女主管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B型肝炎和C型肝炎的盛行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約有8成的帶原者不知道自己已感染B肝或C肝病毒。醫師提醒,民眾只要了解B肝和C肝治療的過程,要對抗肝病毒一點都不困難!甚至是有機會可以痊癒的。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也是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