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99%人都不知道!蘿蔔皮削完千萬別丟掉!用它入菜竟有「六種神效」還能護肝降血脂!

99%人都不知道!蘿蔔皮削完千萬別丟掉!用它入菜竟有「六種神效」還能護肝降血脂!

翻攝無極吧

  古時候就有:“蘿蔔上市,郎中下市;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安康”等說法,意思就是說,蘿蔔上市了,就不需要醫生了。雖然這有點誇張,但蘿蔔的確是個很好的東西。蘿蔔又名菜菔、羅服。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它即可用於製作菜餚,炒、煮、涼拌俱佳;又可當作水果生吃,味道鮮美;還可用泡菜、醬菜醃製。蘿蔔營養豐富,有很好的食用、醫療價值。

  但是,很多人吃蘿蔔,都習慣把蘿蔔皮削掉,只吃蘿蔔裡面的肉,那就太可惜了,其實蘿蔔皮的營養價值超過蘿蔔肉質的部分。據營養分析,蘿蔔皮的維生素C 含量約為肉質部分的2 倍; 鈣含量98%在蘿蔔皮內。蘿蔔皮有哪些營養價值和作用是被我們忽視了的呢?

 99%人都不知道!蘿蔔皮削完千萬別丟掉!用它入菜竟有「六種神效」還能護肝降血脂!

99%人都不知道!蘿蔔皮削完千萬別丟掉!用它入菜竟有「六種神效」還能護肝降血脂!

 

 

  蘿蔔皮中還含有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在各類品種中,尤以胡蘿蔔的蘿蔔皮素含量最高,其餘各種蘿蔔皮所含能量在79.5千焦~1339.8千焦之間。

 

  常吃蘿蔔皮的六個好處

  1。益肝明目:蘿蔔皮含有大量蘿蔔皮素,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症;

  2。利膈寬腸:蘿蔔皮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

  3。健脾除疳:維生素A有助於細胞增殖與生長;

  4。增強免疫功能:蘿蔔皮富含蘿蔔硫素,是十字花科蔬菜裡最有益健康的化合物之一,可促進人體免疫機制,激發肝臟解毒酵素的活性,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

  5。降糖降脂:蘿蔔皮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6。蘿蔔皮性涼味辛甘,清熱利水,煮水後取汁喝,可緩解停經期的熱潮紅症狀。

  100歲提醒:哪裡的蘿蔔最好

  古話說“煙台蘋果萊陽梨,不如濰縣蘿蔔皮”,濰縣(現在的濰坊)蘿蔔皮色深綠,肉質翠綠,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具有濃郁獨特的地方風味和鮮明的地域特點。

  另一個蘿蔔精品則是天津沙窩蘿蔔,俗稱“賽鴨梨”。沙窩蘿蔔色翠綠,味甘甜,脆嫩多汁,一拍即裂,被民間形容為“一摔掉八瓣”,並且容易儲存,民間有“沙窩蘿蔔就熱茶,氣得郎中滿街爬”的說法。

 

  這樣吃更爽口

  主料: 切好的心里美蘿蔔皮500克

  輔料: 熟花生碎25克

  調料: 白醋50克,鹽10克,味精15克,調料油25克。

  做法:

  1。先將蘿蔔皮放入盆內,加上白醋浸泡10分鐘入味。

  2。放入花生碎、鹽、味精、調料油拌勻後裝盤即成。

 

 

  100歲提醒:不是所有食物的皮都可以食用的

  1。荸薺皮:可能吸收了很多有害的生物排泄物,同時還可能含有寄生蟲;

  2。紅薯皮:紅薯在生長過程中,有害物質可能聚集在皮中;

  3。柿子皮:成熟的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

  4。土豆皮:土豆皮里含有毒物質茄鹼。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圖/TVBS提供 有時候眼睛覺得痠、乾、澀,或是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小心可能不只是單純老花或眼睛疲勞,而是想都沒有想過的「年輕型白內障」!以往認為白內障是老人的專利,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多辦公室上班族,才30歲左右,就因用眼過度引發白內障。藝人王彩樺也在2018年跟2019年,分別做了兩次白內障手術,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對女性威脅大,且絕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國健署提醒,雖然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人會持續感染,可能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而防子宮頸癌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疫苗之外,其實足足...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兩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前十名分別是哪些疾病呢?  2017年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分別為: 第一名:大腸癌第二名:肝癌第三名:肺癌第四名:口腔癌第五名:攝護腺癌第六名:食道癌第七名:胃癌第八名:皮膚癌第九名:膀胱癌第十名:白血病 相較於2016年,男性十大癌症排序相...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長時間宅在家,不管追劇還是上網、玩手遊,過度使用3C,千萬得慎防視網膜病變!尤其,國內醫界觀察發現,國人發生視網膜剝離有其獨特的「台灣特色」發病高峰,分別是50到60歲及20到29歲的女性,且這類患者不一定都有高度近視的病史,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