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在夏天的時候大家總是抱怨很熱,但等到這幾天真的氣溫下降時,又會忍不住覺得冬天實在好冷啊!接觸這些冷空氣時,你是不是也屬於手腳容易冰冷、血液循環不太好的人呢?其實如果你有這種徵狀的話,就要小心得到「雷諾氏症後群」(Raynaud's disease),在寒流來襲,或是突然進入較冷的環境時,有雷諾氏症後群的人就有可能手足冰冷或麻木泛白,雖然大部分只要在接觸溫暖之後就會回覆,但它其實是身體提醒我們的警訊,如果長期忽視的話可能會引起末端血流不足,而發生潰爛的可能性啊!接下來就看看雷諾氏症候群患者們的心聲,注意一下是否有說中你的情況吧!

 

▼1. 有時候會看起來像個蒼白的殭屍,雖然別人看到都覺得超驚嚇,但在冷天而言這對你很普通啦!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2.  雖然手指已經沒什麼知覺了,但冷風吹過的時候還是討厭得要命。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3. 情況比較糟的話,這個「白化殭屍」還會發生在你的腳上!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4. 因為上述的那些症頭,會瘋狂熱愛那些能給你溫暖的東西。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5. 手套是超級必需品,冬天沒有手套怎麼行!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6. 如果忘記帶手套…好吧,趕快找找附近熱呼呼的東西來暖手!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8. 雷諾氏患者有時候不用吹外頭的冷風,光靠家裡的空調就能觸發了。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9. 一摸到冰的東西就…凍、凍住了…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0. 基本上只要低於20度的東西對怕冷的人都是NG。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1. 當你終於找到暖手的東西時,你的手指就開始從驚人的紫色轉變為正常的血色了!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2. 但血色就是好嗎?錯!因為這個過程並不好受,就好像有無數的小針在那邊刺…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3.  有時候你都在認真考慮自己能不能換雙手了!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4. 光是看到別人做一些看起來就很冷的事,你就會覺得手指好像也開始要沒知覺了…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5.  冷天,真的不是你的朋友。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16. 搬去熱帶住大概是唯一解了!

16個只有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才有機會懂的事,忽視它的下場真的會超慘的啊…

 

如果以上16條狀況你都有發生過或想過的話,娜可以算是雷諾氏症候群的高危險群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也只能好好做足保暖來避免這些狀況,除了禦寒的衣物外,隨身攜帶幾個暖暖包也是很不錯的方式啊!你周圍也有超怕冷的人嗎?趕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讓他們也好好看一下吧!

相關推薦

《遠見雜誌》撰文=范榮靖2012-07-01全台每天至少一名醫師被告,一審定罪率24.5%。愈辛苦的科別,被告的風險愈高,而這也是醫院「四大皆空」、內、外、婦、兒科找不到醫生的主因。近年來,醫師被病患告上法院的事件頻傳,讓昔日受人尊敬的醫師,成為驚弓之鳥。「樹上有十隻小鳥,開槍打下一隻小鳥,還剩下...

閱讀詳情 »

《遠見雜誌》撰文=范榮靖2012-07-01雖然醫生出走,護士嚴重不足,還有愈來愈頻繁的醫療糾紛,但台大醫院仍有一批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守護百年金字招牌,也牢牢守護台灣人的健康。走過117年歷史的台大醫院,近年似乎狀況不少,總醫師洪浩雲出走,僅是其一。2011年8月,台大醫院移植手術因搞錯捐贈...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林貞岑 攝影:周書羽水果五顏六色的營養成分,更是身體最好的保養品。陳旺全每天早餐除了五穀雜糧當主食外,必定有一杯250cc的新鮮果汁,「早上喝比較好,」他曾嘗試晚上吃水果、喝果汁,結果肚子脹、頭暈睡不著,建議睡前不要吃水果、不易消化,早上吃消化吸收較好。陳旺全強調,一定要吃當...

閱讀詳情 »

出處/天下雜誌486期 文/謝明玲 攝影/黃大川從古代帝王尋找仙丹的努力,到冒險家的探訪長壽之地的嘗試,這幾年,不同學科朝著解決「人能否不老」的謎題勇敢邁進。儘管無法拼湊「人怎樣能夠不老」的全貌,卻仍為「怎樣老得慢一點、健康一點」提供了線索。 抗老新解一:吃少一點,活久一點限制熱量的攝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