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大危險族群 血壓降到120免早死

3大危險族群 血壓降到120免早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最新血壓標準出爐!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制定「2017年血壓控制新標準」,建議心血管疾病、腎臟病患者,以及75歲以上高齡患者,收縮壓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降低3成死亡率。

每4.5人死亡中1人死於高血壓

據統計,全台約有475萬人罹患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高血壓患者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高出2.84、1.93及1.66倍;國人平均每4.5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

3大高危險族群 血壓控制120降死亡率

2017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指南主席、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晨恩指出,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所領導的大型臨床試驗「SPRINT」,證實在心血管患者、腎臟病及75歲老年人,血壓控制到120毫米汞柱,總死亡率減少33%、心血管死亡減少40%、心衰竭減少38%;而一般人總死亡率可減少27%、心血管死亡減少43%、心衰竭減少38%。

正確測量血壓 避免白袍高血壓症候群

如何正確測量血壓?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委員會副主委、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秉彥強調,最好採用自動化診療室血壓測量系統(AOBP),使用自動電子血壓計,在獨立房間內且不被干擾的狀況下,至少測量3次血壓、每次間隔1分鐘的平均值,可避免出現白袍高血壓症候群。

血壓怎麼控制? 醫師告訴你

江晨恩醫師說明,想要控制血壓建議6大方向著手,包括限鹽、限酒、減重、戒菸、得舒飲食、持續運動,例如每天鹽分攝取在2至4公克,限酒男性每天小於30公克、女性每天小於20公克,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22.5至25,戒菸可減少所有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大量攝取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及全穀堅果類,每星期規律有氧運動5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泡湯能活絡血液循環、放鬆神經,是寒冷冬天裡的小確幸,一名年約50歲、體型偏肥胖的中年男子最近去泡湯,平時血壓偏高的他,才剛泡溫泉沒幾分鐘就感到頭暈、冒汗,伴隨胸悶症狀,緊急就醫竟是心絞痛併發心肌梗塞,醫師提醒,泡湯會讓身體微血管擴張,雖然能夠舒緩身體,但對於本身有心血管病...

閱讀詳情 »

▲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痛在關節,病在軟骨」,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半月板損傷、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雖病理各不相同,但大多是軟骨磨損、撕裂、破壞等原因引起的,不僅會限制人體活動,還會引發癱瘓風險,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生活中隱藏了哪些危險因素?如何自測、修復受損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