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0歲老翁雙腳腫痛 原是「輪椅症候群」惹禍

80歲老翁雙腳腫痛 原是「輪椅症候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80多歲老伯,因為脊椎骨折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無力多年,日常活動多以電動輪椅代步。老伯從多個月前開始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且合併疼痛感,足踝部的膚色也變得較暗沉。經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及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後發現,雖然老伯沒有深層靜脈血栓,但其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造成老伯雙下肢靜脈回流不佳,而導致雙腳腫脹疼痛的症狀。經過保守治療後,症狀仍持續,進行了雙側總股靜脈的重建手術,再配合藥物治療及復健科醫師進行肢體復健運動,術後一週病患雙腳腫脹即顯著改善,也不再疼痛。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嚴重恐致敗血症

斗六成大醫院心臟外科林鼎圍醫師表示,「輪椅症候群」泛指所有長期使用輪椅所造成的併發症,除了一般熟悉的褥瘡、脊柱側彎、肌肉關節僵硬發炎外,還包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老伯的總股靜脈狹窄即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一種。症狀除了肢體腫脹疼痛外,長期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及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嚴重可能進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甚至敗血症。

導管手術傷口小且局部麻醉即可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處理初期以非手術的保守治療為主,如患肢抬高、復健運動、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襪、或是進階的間歇性氣動加壓裝置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即須考慮手術治療。

而手術治療除了如同案例中的老伯接受的傳統靜脈重建手術外,近年來新式的導管手術也可以提供相當不錯的效果。林鼎圍醫師指出,相較於傳統手術,導管手術的優點為僅需針孔大小的傷口及可於局部麻醉下進行。然而,導管手術並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動靜脈疾病,需要在心臟血管介入治療的專業醫師評估下執行手術。此外,若需於導管手術進行靜脈內支架置放,目前仍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之內。

有症狀速諮詢醫師評估治療

林鼎圍醫師呼籲,除了長期使用輪椅的病患外,一般民眾若有肢體酸麻、疼痛、腫脹、冰冷、脈搏減弱、無法久站久行、慢性傷口潰瘍等症狀,都可能是由於動靜脈疾病所導致,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以做進一步評估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毒澱粉」、「毒醬油」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5月20日在立法院,認為現行罰則過輕,未來將修法,考慮採用重典,對違法業者開罰千萬元,甚至加上刑責。林奏延今天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食品中違法添加工業用澱粉(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及醬油超量含甲基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食品含防腐劑的情況還真普遍!根據高雄市衛生局所公布的最新食品抽驗結果顯示,在五十六件市售麵濕製品中,有八件檢出不得使用的防腐劑苯甲酸,不合格率近一成五;該局除通知業者下架回收,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最高可處十五萬元罰款。高雄市衛生局日前針對轄內麵店、大賣場及製麵廠抽驗市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走路不平衡、說話表達不清,甚至必須靠輪椅代步的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精神退化性疾病,其中家族遺傳型集體發病率超過5成,常造成「一家多殘」的口足連續發病情形,導致約超過30%病友家庭為高風險與經濟弱勢,讓照護者背負極大壓力,因此「安養」成為不可乎視的重要課題。全名為小腦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誰說人過八旬就跟「青春活力」扯不上關係?台北市松山區一名高齡88的錢奶奶,無畏多年糖尿病及輕微聽障問題,加入社區糖尿病友成長團體,表演比賽從不缺席,更在今年以「你是我的花朵、大眼睛」團體舞蹈表演,勇奪該區健康競賽特優獎項。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邀集各里社區團體共12支隊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