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內視鏡檢查新突破! AI輔助診斷病灶無所遁形

腸癌內視鏡檢查新突破! AI輔助診斷病灶無所遁形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研發「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除可執行大腸瘜肉的偵測及辨別,更首創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與大腸解剖構造,輔助大腸鏡檢查及內視鏡教學,大幅提升內視鏡檢查品質,嘉惠病人,傑出研究成果獲得國際內視鏡知名期刊Surgical endoscopy刊登。

大腸鏡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臺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盧俊良主任指出,近年來大腸癌發生率一直蟬聯台灣十大癌症之首,大腸鏡的檢查是用於早期發現病灶與早期處理的有用工具,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以每秒30次頻率快速比對輔助醫師判讀病灶,相當於每位患者每秒同時擁有30加1位醫師來進行內視鏡的檢查診斷服務。

過往人工智慧 僅能判斷單一病灶

盧俊良主任表示,利用人工智慧來協助內視鏡醫師執行臨床疾病的診斷,是國際間熱門的研究主題,但以往相關人工智慧研究,主要是針對大腸瘜肉的單一病灶的偵測以及辨別來發展;該中心王彥博醫師也指出,在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時,除了瘜肉的辨識與切除外,醫師同時仍需要觀察其他的大腸病變,並且依據需要使用特別的模式來進行病灶的判斷。

儘管AI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內視鏡的臨床輔助診療上,但多僅限於判斷單一的病灶(瘜肉),無法即時偵測與辨認多重大腸病灶,滿足臨床實務的需求。

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 可辨識多種病灶

由臺北榮總內視鏡團隊所研發「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可同時辨識瘜肉(polyp)、憩室(diverticulum)、盲腸(cecum),協助醫師判別大腸鏡檢查是否已經到達最後最深的位置,及大腸癌(cancer)等多種病灶,平均準確度達90%以上;除此之外,更可以進一步判斷息肉是否為可能轉變為惡性的的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瘋健身,當心操過頭!不少年輕女性積極上健身房,試圖藉由時下最流行的TRX懸吊式阻抗訓練,想鍛練出緊實手臂線條,卻往往因手臂肌肉量不足,加上訓練過度,引起手肘疼痛,起初並不以為意,最後卻開始出現無力的現象才就醫。運動治療師提醒,若沒有充足的熱身、姿勢錯誤或者施力不當,都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肥胖已成為現代人類危害健康的頭號隱形殺手之一,一名31歲長期在日本工作的OL,因肥胖症(體重102公斤,BMI:37kg/m²)合併多囊性卵巢症及月經失調,症狀約持續半年以上才至門診求治,經醫師建議接受腹腔鏡胃縮小手術,術後一個月,不但經期恢復正常,一年後,體重更少了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林太太頭暈長達2年,有時低頭、躺下、或在床上翻身,就會覺得天旋地轉,但一下子就恢復。後來因有懷孕的計畫,卻擔心懷孕時頭暈會加重或失去意識,而到神經內科求診。檢查發現是因「耳石症」引起,只要經過復位就可以改善。微粒掉進內耳半規管 誘發幾秒暈眩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陸建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